00:00 / 03: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0
【非常通透的话: “当你老了,回顾这一生你就会发现,读什么大学,从事什么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一场场命运的安排。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看不到未来的路而已。当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或许在你记忆中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其实足以改变了你的余生。” 我今年七十八岁,每天下午都会在老槐树下坐一会儿。这棵树是我十岁那年父亲亲手种下的,如今它见证了我人生中所有重要的时刻。 昨天,孙女小雅跑来问我:“爷爷,你年轻时做过最重要的决定是什么?” 我望着槐树斑驳的树影,竟一时答不上来。 一九六五年夏天,我十七岁,第一次站在人生的三岔路口。 高考志愿表摊在桌上,我握着钢笔的手心全是汗。班主任建议我报师范,“将来当老师,稳妥”;父亲希望我学医,“治病救人,受人尊敬”;而我心里却装着文学梦,想报考中文系。 那晚我在槐树下坐到深夜。最终,我在志愿表上填了省师范学院。不是顺从了谁的建议,而是想起语文老师说过:“先吃饱饭,再谈理想。” 这个看似轻描淡写的选择,让我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 在师范学院,我遇见了后来的妻子秀兰。 那是在图书馆,她坐在我对面,正为一首现代诗蹙眉。我鼓起勇气递了张纸条:“冯至的诗,要配合他的生平来读。” 后来她说,就是那张纸条打动了她。可我清楚,如果那天我不是恰好在图书馆,如果不是前一天刚读过冯至的传记,如果我没有鼓起勇气递出纸条……我们很可能就此错过。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县一中教书。起初很不甘心,觉得埋没了抱负。直到第一个教师节,学生们送来自制的贺卡,上面写满了稚嫩却真诚的祝福。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秀兰常开玩笑:“你这个当年想当作家的人,现在在帮学生改作文。” 我笑着回应:“每个学生都是一部待完成的作品。” 人生的三岔路口总是不期而至。 四十岁那年,有机会调往省教育厅。同事们都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也心动不已。收拾行李的前一晚,却收到学生的信:“李老师,您说过要陪我们走到毕业的。” 就为这一句话,我放弃了调动。很多人说我傻,可我从未后悔。那年带的学生里,出了两个作家,一个记者。他们说,是我的坚持点燃了他们的文学梦。 五十岁生日那天,我在槐树下翻看老照片。从青涩到白发,从一个人到一家人,每一个瞬间都像是被无形的手精心安排。 儿子问我:“爸,如果能重来,你会选择不一样的人生吗?” 我摇头。不是没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9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