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67
地质勘察,简称“地勘”,是指根据建设工程或科学研究的要求,运用多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建设场地或特定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探测、测试、分析和综合评价的工作。 其根本目的是查明场地及其周边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风险,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和建议。 --- 二、主要目的与意义 1. 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获取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如承载力、变形模量),确定地基类型(天然地基、桩基等)和基础形式。 2. 规避地质灾害风险:识别和评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震液化等地质灾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3. 保障施工安全:查明地下洞穴、采空区、软弱夹层、有害气体等不良地质现象,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 4. 提供水文地质资料:查明地下水位、水量、水质及其动态变化,为基坑降水、防水设计和供水水源提供依据。 5. 节约工程投资:通过精准的勘察,可以优化设计方案,避免因地质条件不明而导致的过度设计或后期加固,从而节约大量成本。 --- 三、主要工作内容与方法 地质勘察通常是一个分阶段、由浅入深的过程。 主要阶段 1. 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在项目初期,对多个拟选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宏观比较,避开明显的不良地质地段。 2. 初步勘察:在选定场地后,对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为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3. 详细勘察: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参数,对具体建筑物地基做出分析评价,提出基础方案建议。 4. 施工勘察:在施工阶段,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地质问题,或对某些专门地质问题(如边坡稳定性、地基处理效果)进行补充勘察。 常用勘察方法 1.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 对场地及其周边进行实地调查,观察记录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等。这是最基础的工作。 2. 勘探与取样: · 钻探: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通过钻机向地下钻孔,获取岩土芯样,从而直观地了解地下地层的分布、性质和变化。 · 槽探/井探:通过人工或机械开挖探槽、探井,直接揭露和观察浅部地质情况,并可取高质量的原状土样。 · 地球物理勘探(物探)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3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