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82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7: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63
雪中松4月前
【航拍上虞上浦东山景区】东山位于上虞上浦镇,山水灵秀,因谢安的故事而备受推崇。据《晋书·谢安传》记载,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监、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著名的“东山再起”的典故正出于此。谢安,字安石,出身名门望族,才华横溢,被后人誉为“江左风流宰相”。他曾于东山筑庐隐居,与文人雅士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诗词歌赋与文化遗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谢安墓,游客们在这里凭吊历史,表达怀念。 除了历史文化遗迹,东山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青山碧水,茂松修竹,清流激湍,掩映成趣,繁花落英,云霞蒸腾,充满仙气。沿着诗路古道蜿蜒前行,谢灵运笔下“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的清幽与宁静之感扑面而来。恍惚间仿佛能听见古人吟诗诵词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那份超然物外的情怀令人心驰向往。 东山是浙东唐诗之路发祥地,留下了文人墨客无数诗篇。据不完全统计,自魏晋至明清的1800余年间,至少近千名诗人寻访过东山。仅徜徉于上虞曹娥江边及东山的唐代诗人就多达100余人,留下诗文100余首。其中,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先后几次到访东山,凭吊谢安与谢灵运,一生所作的诗篇中写到东山的诗词达37首之多。最出名的两首诗《忆东山二首》这组诗表达李白向往东山,仰慕谢安,反映了他既有政治抱负,又渴望闲云野鹤的生活,但又蕴藏了社稷苍生需要的时候,出而为世所用的思想。诗中用淡泊、明洁的白云、明月来衬托自己的形象,表现了对谢安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在李白看来,东山之隐,标志着一种精神。在陶醉自然、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记政治;而当身居朝廷的时候,又长怀东山之念,保持淡泊的襟怀。李白一生以谢安自期、自比。 我也是数次来到东山,这次特意来航拍,随着无人机的飞跃,那山峦叠嶂、水波粼粼的美景尽收眼底。此情此景,不免以诗词作怀,让我们在诗词的韵味中,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美好与宁静。#东山景区#名胜古迹#家乡情怀#东山再起#无人机航拍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
00:00 / 1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大有乾坤的东山公园 位于南京江宁区老城区中心,占地面积约7公顷(7.07公顷),海拔62.1米,山体原名“土山”,因东晋名相谢安隐居于此并留下“东山再起”的典故而得名。公园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交融为特色,1983年正式定名“东山公园”,现为免费开放的市民休闲场所。 园内植被茂密,拥有7万余株树木及近百种花草,山顶有百年古龙柏,东坡岩石园怪石嶙峋,西坡绿草如茵。包括思源亭、赏月台(“东山秋月”)、谢公泉、谢公亭、太白亭等,融合了东晋至民国的历史印记。 南麓芙蓉池假山荷莲、民国防空洞(现存文保单位)、布塞亭(三国时期遗迹)等。 东晋时期谢安曾在此建别墅隐居,淝水之战期间以“围棋睹墅”的从容姿态指挥作战,最终以8万兵力击败前秦苻坚百万大军,成就“东山再起”的典故。谢安因喜爱山中泉水(今谢公泉)而选址,泉水至今仍存。 民国时期 1934年建谢公祠、忠义祠等,后因日军侵占遭破坏。 1936年修建东山防空洞,为南京内卫线防御工事之一,现存三个出入口及通信室、藏兵洞等设施。 新中国成立后 1953年起持续植树造林,1977年定名“东山林园”,1983年升级为公园并完善园林设施。 2009年重建秋月阁(原为清代金陵四十八景“关山秋月”赏月处)。 诗词典故:李白、苏轼、乾隆等历代文人留下诗作,如李白《东山吟》感叹谢安事迹。 地名传说:民间传秦始皇鞭方山形成土山(东山),与“赤山”“竹山”同源。 现代价值:兼具历史教育(淝水之战、民国军事)、自然休闲功能,但因地势隐蔽,游客多为本地居民。 东山公园虽小,却是南京少有的集战争史、隐逸文化、地质传说于一体的城市山林,堪称“金陵名山”的缩影。#总要来趟南京吧 #旅行推荐官 #航拍 @抖音小助手 @DOU+小助手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0
00:00 / 1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20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0
00:00 / 2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