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浩天2周前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为何用他结束明朝?一个“无用”之人,照亮了三百年山河 当翻过崇祯的景山,走过王朝的终章,你以为这场浩大的史诗已然落幕。 但当年明月笔锋一转,带你看见了一个人,一个与杀伐、权谋、党争毫无关系的人。 他叫徐霞客。 他不是名臣,不是权宦,只是一个用双脚丈量山河的“游客”。 在书的尽头,没有帝国的落日,只有他登顶黄山时,看到的万丈霞光;没有王朝的悲歌,只有他涉险激流时,听到的潺潺水声。 在所有人都追逐着功名利禄,挤在科举的独木桥上时,他选择了另一条路——“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 他为何是《明朝那些事儿》的最终答案? 当年明月用徐霞客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石破天惊的回应。他写道: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徐霞客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他并非要去证明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向往”。这份纯粹的向往,比任何帝王的功业、任何名臣的韬略,更能触及生命的本质。 所以,这部书不是在讲权力的更迭,而是在讲人的可能;不是在讲一个王朝如何崩塌,而是在讲一种精神如何屹立。 明朝三百年,乾坤浩荡,有帝王将相的辉煌,有才子佳人的风流,但最终照亮这段历史的,不是紫禁城的琉璃瓦,而是一个行者脚下的泥土和眼中的星光。 他让我们明白:历史的洪流终将奔涌向前,但个体的意志与选择,同样可以重于泰山。人生的价值,从来不由龙椅上的那位定义,而由你如何走过这人间来决定。 翻开最后一页,合上全书。你记住的,或许不再是朱家的兴衰,而是那个背着行囊,走向大山深处的背影——那才是明朝留给我们,最宝贵、最自由的遗产。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