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9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2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陈蓉1周前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传递奔跑的力量 #不负热爱 上周末光谷马拉松结束,我的几个朋友都觉得自己没发挥好,比如大丁,奔着半马150去的,结果跑了个159回来,他说自己后面根本跑不动,差点崩了,很郁闷。 昨天大丁把配速表发给我,让我帮他看看 :第一公里,估计人多没跑开,配速640,第二到第十公里配速510至530,第十一到十五公里,配速530~540,最后六公里配速540~600。 我对大丁说:如果当时你把这个配速表倒过来执行,那该多完美啊,妥妥的负分割,最后一公里冲一下,也许还能跑出4分配呢,这样不但成绩会好很多,体感也好很多。 其实我这也是事后诸葛亮,再说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如果,但吃一堑长一智还是必须的。大丁这次的经历很有代表性:月跑量200+公里的严肃跑者,训练认真刻苦,基础扎实,半马PB153,辛苦备战了一个夏天,本想能再次突破,可由于策略失误而遭遇滑铁卢… 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并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达成心愿,其中的奥妙,在于要动动脑子,制定一个适合的比赛策略。 大丁很懊悔,说自己前几公里跑太快了(有人带跑,跟着别人跑的)。我觉得这里面反映了两个问题:有人带跑本来不是坏事,但如果事先没有沟通好,跟着别人跑,很容易被带偏;另外,520配速以他的能力来说并不快,只是没有考虑比赛时的天气,那天阳光直射,气温偏高,如果不降低配速,很快就会付出代价… 哦,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策略的问题!大丁终于释然了,接下来的共青城马拉松,他又有了信心。他问我这次怎么跑?我说不急,等去了那里,先实地考察下赛道的情况,再根据当时的天气来定。 PB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人和”,大丁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做得很好了!“地利”呢,就是要实地了解赛道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出成绩的比赛作为PB目标赛事,有些比赛氛围确实很好,但赛道太难跑了,比如这次的光谷马拉松,一路都是起伏的下坡下坡,号称坡跑,这种比赛可作为有挑战性的长距离节奏训练,不必追求成绩。“天时”,这才是真正的幕后大boss:跑马拉松本来就是看天吃饭,比赛日气温的高低、湿度的大小、体感温度、风力大小、风向、空气污染指数等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否则分分钟就会被教会做人。 如今正值赛季,祝大家都达成所愿。我们一起努力,巅峰见!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8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