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北农场诗人张志斌#新诗《布谷鸟•夏收》# 麦浪鎏金 农场密码#广北农场麦收:一生难忘的治愈风景#在我的诗里感受农场生活中蕴含的质朴之美与生命力量# 布谷鸟 • 夏收 文/张志斌 晚风轻轻吹过麦田 风被麦穗染成金黄 金黄的麦穗托举土地的颜色 映衬着农场人喜悦的脸庞 无数的麦芒是凝固的阳光 美丽的尖刺 护佑麦粒的成长 集体奔赴丰收的粮仓 麦田连起梦中的队落 连起多少梦中的渴望 梦里夕阳拉长的影子 梦里轻轻飘荡的麦香 五月的风啊 你不懂麦子成熟的心事 风语低吟,麦穗轻扬 每一波麦浪翻滚 都在唤醒 农耕图腾和岁月犒赏 麦子包浆,该开的花都开了 只有颦笑嫣然的旋覆花 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慢悠悠地姗姗来迟 芒种过后 布谷鸟在生产队上空 “布谷,布谷” 转着圈儿叫 它是大自然的报幕员 穿过晨曦里的虫鸣 唱红了初夏的云霞 一阵麦香晕过来 一浪跟着一浪高 布谷鸟的啼鸣 唤醒了麦收的季节 布谷鸟从天边飞过 在大地的上空 咕咕、咕咕地叫着 直叫得麦子由青变黄 直叫得人们拿起镰刀 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 去田地里收割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不问儿童与翁媪 农场趁晴割麦忙 生命在盛大的收割中闪烁 一遍遍折射出 太阳般的光芒 千里金野就是拓垦者的舞台 听麦浪拂荡 天籁声声…… 收麦子是我小时候 最深刻的记忆 拾麦穗、跟运粮车 打麦场上 碾场摊场堆场、脱粒机轰鸣 人们顶着星星,披着 月亮,抢占天时 直到把麦子晾晒好 归了仓,才能 放心无虞 岁月匆匆如流水 时代变迁似云烟 曾几何时 月光下的打麦场 一朵朵蘑菇似的麦草堆 隐约可见小伙子、大姑娘 背靠麦秸垛依偎而坐 卿卿我我,说出的情话 羞得月亮直往云层里躲藏 日居月诸,驷之过隙 布谷鸟从天边飞过 过去的麦收 慢慢地,变成了一个 传说 如今,布谷鸟飞来的时候 这些住在南郊社区的人们 再也不用 接受太阳的烤灼 因为过去的生产队,麦田 已被城市化浪潮 渐渐地吞没 生长麦子的地方 生长出了 车间、楼宇、智能玻璃房 第三代农场人 变成了新的职业者 城市的车水马龙 淹没了布谷的声鸣 写字人的心思 穿透云雾岚烟直抵故乡 想象故乡大片的麦田 想象焦灼的农场人 想象布谷鸟盘桓空中的咏叹 2025年芒种将至 又一场麦收的征战来临 炙烤大地的滚滚热风 唤醒了我骨子里的农场情结 麦香时节思故乡 意绪飞,梦未凉,心未忘 (节选)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3
诗王白居易传奇人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以诗为镜,映照出时代的悲欢,他就是白居易。 公元772年,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六岁那年,随父迁居宿州符离,以能辨音韵、诵诗赋数百首。9岁时,他精研《诗经》《楚辞》,掌握了格律诗的创作规范。尽管此时家庭经济已显困顿,但他的诗才却日益精进。 16岁,白居易初入长安,携诗作拜谒著作郎顾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令长安文坛震动。然而因户籍问题,他未能立即获得科举推举。 22岁,他漫游江南,投奔宣州长叔,终得破格举荐,为日后的仕途铺平了道路。29岁,白居易以第四名中进士,实现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壮志。但此时母亲已患严重心疾,家庭的重担逐渐压在了他的肩上。 35岁,武元衡遇刺案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因越职言事遭政敌攻击,更被诬以"不孝"罪名。这次贬谪虽然痛苦,却意外催生了《琵琶行》等不朽名篇。 44岁,白居易被贬江州,表面是政治打击,实则成就了他的文学巅峰。浮梁的茶叶贸易细节,因其兄任职而熟知,共同构成了《琵琶行》的创作背景。 45岁,他出任杭州刺史,筑钱塘湖堤,蓄水千顷,实践了"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此时他的诗风渐趋平和,显示出历经政治风波后的沉淀。 59岁,白居易在洛阳晚年编定《白氏长庆集》时,特意删去了可能引起争议的早期作品。75岁,他病逝于洛阳,葬于香山琵琶峰,其诗作量居唐代诗人之冠。 正如他自述:"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白居易的一生是文学与人生交织的一生,他以诗达济天下,以文尽写人间,留下了不朽的文学遗产,也激发了我们对古典文学和历史人物的深入思考。 #白居易 #诗人#人物故事 #诗词 #文学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