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
勇敢的鄂伦春族人。就算您再对民族历史不感兴趣,我也想给大家讲讲这个来自我国北方的英勇民族!他们生活在北纬52度的极寒之地,戴着可爱的狍角帽,猎马和猎犬是他们忠实的伙伴,猎枪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法宝!虽然世居山林,世代以狩猎为生,但在华夏土地每次遭逢压迫或者外敌入侵之时,几乎都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从康熙到乾隆期间他们几乎参与了清朝所有的重要战争,平定大小和卓之乱,金川之役,雅克萨反击战,北抗沙俄,南击尼泊尔,平定准噶尔,他们攻最坚固的关口,拼最强悍的军队,始终冲锋在前,令敌人闻风丧胆不敢再犯。抗日期间更是自愿出山,全员加入东北抗日联军,走时17000人,回来仅剩1000人,安定以后仍然坚守在林子里,自愿组织护林队,保护森林安全,默默守护着祖国的北大门。几百年来他们赤胆忠心,保家卫国,为祖国的统一,领土的完整,边疆的安定,付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然而他们的故事却很少被人看到!历史上他们有过屈辱,经历过苦难,但是他们却是自始自终的不屈和顽强,这个英勇的民族便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根据最近一次人口普查,鄂伦春族只有9168人,主要生活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民族特色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鄂伦春族 #历史
00:00 / 1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8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关于其族源,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 **1. 室韦说(主流观点)**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鄂伦春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室韦人**,尤其是**钵室韦**和**深末怛室韦**。这些部落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以渔猎为生,使用桦皮屋,骑木而行(滑雪板)。 - **唐朝**设立室韦都督府管理室韦各部。 - **辽金元时期**,鄂伦春先民被称为“林木中百姓”或“北山野人”,受辽阳行省管辖。 - **明朝**称其为“北山野人”,属奴儿干都司管理。 ### **2. 肃慎-靺鞨说** 部分学者认为鄂伦春族可能与**肃慎、黑水靺鞨**有关,但这一说法支持者较少。 ### **3. 鲜卑说** 有研究认为,鄂伦春族可能与早期**拓跋鲜卑**有关,尤其是留在大兴安岭东麓的守山部族。 ### **4. 鞠部说** 少数观点认为鄂伦春族可能起源于唐代**勒拿河上游的鞠部**,但缺乏充分证据。 ### **族称来源**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有两种解释: 1. **“使用驯鹿的人”**(鄂伦春语中“鄂伦”与驯鹿“oron”同源)。 2. **“山岭上的人”**(因其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 ### **历史变迁** - **17世纪前**:主要活动于黑龙江以北、精奇里江流域。 - **17世纪后**:因沙俄入侵,南迁至大兴安岭一带。 - **清朝**:被编入布特哈八旗,分为“摩凌阿鄂伦春”(骑马者)和“雅发罕鄂伦春”(步行者)。 目前,**室韦说**是主流观点,认为鄂伦春族是由隋唐时期的钵室韦、深末怛室韦演化而来,并在元明时期逐渐形成独立民族。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鄂温克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鄂温克族的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他们属于通古斯民族的一支,与满族、鄂伦春族等有密切的族源关系。以下是鄂温克族起源的主要观点: 1. **通古斯族群说** 鄂温克族属于通古斯语族,其祖先可以追溯到古代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流域的游猎和渔猎部落。历史上的“室韦”“靺鞨”等族群可能与鄂温克族的形成有关。 2. **迁徙与分化** 鄂温克族的祖先可能原本生活在西伯利亚地区,后来逐渐南迁至中国东北。在历史上,他们与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民族有密切的互动,并在元、明、清时期逐渐形成独立的民族群体。 3. **清代记载** 清代文献中称鄂温克人为“索伦部”或“使鹿部”,他们曾参与清朝的军事活动,并被编入八旗。这一时期,鄂温克族的分布和身份逐渐明确。 4. **族称含义**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或“下山的人们”,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森林、山地)和游猎生活方式。 5. **现代确认** 1957年,中国政府正式确认“鄂温克”为统一族称,将原先的“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支系统一为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的文化以萨满信仰、驯鹿文化和森林狩猎为特色,目前人口约3万余人(2020年数据),部分仍保留传统生活方式。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