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在追逐—— 追逐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更完美的关系, 仿佛“得到”就是人生的意义。 我们也总在逃避—— 逃避衰老、逃避失败、逃避孤独,仿佛“失去”就是痛苦的根源。 可《心经》说: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不生不灭:人生本无得失 我们以为,出生是开始,死亡是终结,于是恐惧时光流逝,执着青春永驻。可若看透“空性”,便知生命如水—— 结冰时未曾“生”,融化时未曾“灭”,只是形态流转,本质从未改变。 何必为年华老去而哀叹? 每一刻都是全新的呈现, 每一程都是生命的本来面目。 👉不垢不净:超越善恶评判 我们习惯给一切贴标签—— 成功是“好”,失败是“坏”; 快乐是“净”,痛苦是“垢”。 于是,得意时傲慢,失意时自卑。 可《心经》说: “不垢不净”—— 污泥中可生莲花, 苦难里藏着觉醒的种子。 真正的智慧, 不是避开黑暗, 而是在黑暗中看见光。 👉不增不减:回归本自具足 我们总以为,幸福要靠外界的“增加”—— 更多的钱、更好的伴侣、更响的名声。 可拼命追逐后, 内心依旧空洞。 《心经》却说: “不增不减”—— 你的圆满,从未缺失; 你的富足,本就在此。 人生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减去贪求,减去比较,减去执念,才能照见那颗不增不减的真心。 活在“空性”中,而非概念里 我们痛苦, 不是因为世界不够好, 而是因为我们的心, 总在“生灭、垢净、增减”的对立中摇摆。 可总有一天, 我们会发现—— 风雨只是风雨,成败只是成败,而你,始终是你。 不必追逐,无需逃避, 只需清醒地活着, 如云般自由,如水般安然。 #国学文化 #心经 #诸法空相 #修行修心 #佛家智慧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23
人这辈子,总在为看似重要的东西奔波,却常常在追逐中弄丢初衷。为了一个睡觉的地方,我们扛着房贷辗转难眠;为了代步的车子,我们被通勤与开销困在原地;为了多存点钱,我们省吃俭用,最后钱没攒下,快乐也悄然溜走。更让人怅然的是亲情的循环:小时候是留守儿童,长大后进城务工,最后变成空巢老人,一代又一代,在别离中重复相似的轨迹。 城市的钢筋水泥里,多少人把“有房”当作安稳的标配。耗尽半生积蓄买下的房子,本应是避风港,却成了沉重的枷锁。永无休止的加班、永远还不完的贷款,让每个夜晚都被焦虑填满。有人说:“住进了自己的房,却再也没睡过踏实觉。”精心打理的卧室,抵不过对未来的担忧;温馨的装修,掩不住深夜归家的落寞。房子成了身份的象征,却也绑架了本该从容的生活。 车子本是为了自由出行,却渐渐变成了“移动的牢笼”。早晚高峰的拥堵耗尽耐心,每月的车贷、油费、保养费成了固定负担。曾经憧憬的“自驾看世界”,如今只剩“两点一线”的奔波。车子拓展了物理距离,却压缩了精神空间,我们以为拥有了掌控生活的工具,最终却被工具所困,困在重复的轨迹里寸步难行。 为了存钱,多少人把日子过成了“苦行”。超市打折时疯抢,朋友聚会时推脱,心仪的东西再三犹豫后放弃。我们把“省钱”刻进生活,却在精打细算中弄丢了生活的滋味。想吃的美食舍不得尝,想看的风景舍不得去,想培养的爱好舍不得投入,日子寡淡如水,等到回头才发现,钱没存多少,快乐却早已被消耗殆尽。 比物质困境更戳心的,是亲情里的无奈循环。小时候,父母背着行囊外出打工,我们在村口望着车影,把思念藏进孤独的日夜;长大后,我们循着同样的路进城务工,把父母留在老家,电话里的叮嘱成了唯一的牵挂;结婚后,我们又将孩子托付给老人,在视频里看着孩子懵懂的眼神,藏起满心愧疚。从留守儿童到务工者,再到空巢老人,这道循环像无形的网,困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团圆。 但生活从不是无解的死局。有人换了小公寓,卸下房贷压力,把时间留给陪伴与爱好;有人选择返乡创业,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守着父母孩子过日子;有人重新定义成功,不再执着于房子车子,而是把“睡得安稳”“家人在侧”当作幸福的标尺。 人这辈子,不必非要逃离循环,却可以在循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毕竟,生活的本质不是追逐多少物质,而是在烟火日常里,尝到安稳的甜、感受到亲情的暖。那些藏在琐碎里的微光,正是打破循环的力量! #农村生活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3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3周前
#此生所重,皆在当下 我们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追逐着自认为最重要的东西。3岁时,紧握手中的棒棒糖,那是整个世界的甜;5岁时,耗费一下午逮住的蜻蜓,翅膀振动间满是童年的欢;9岁时,树荫下斑驳的阳光,悠闲暑假里的每一刻都值得珍藏。 13岁,为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奋力奔跑,觉得那是未来的入场券;16岁,教室中微风穿堂,望着前排姑娘的马尾,悄悄心动,以为这样的时光会永远停留;18岁,日夜苦读、求神拜佛,只为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坚信那能开启崭新人生。 22岁,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一份工作成了安身立命的依靠;24岁,婚礼上看着满堂宾客和身边的新娘,虽有对16岁心动的遗憾,却也认定此刻的她最重要;26岁,产房外听到婴儿啼哭,才明白生命有了更沉甸甸的牵挂。 33岁,被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钱成了缓解焦虑的良药;38岁,当一向强硬的父亲开始征求自己意见,猛然惊觉岁月已在父母身上刻下苍老痕迹;45岁,挺着啤酒肚在工位摸鱼,回想起年少梦想,才懂那些未实现的渴望有多珍贵。 50岁,看着儿子和心仪的姑娘步入婚姻,只愿他的幸福能超越自己的所有;60岁,将父母合葬,那些曾经厌烦的责骂与絮叨,成了回忆里最温暖的光;70岁,妻子先走一步,独自在大街闲逛时才懂,再多热闹的广场舞,也抵不过身边人的陪伴。 75岁,医院里医生支开自己单独留下儿子,便知晓时间所剩无几。想叮嘱孙子16岁爱上一个人就握紧,像握紧3岁的棒棒糖,最终却只说“爷爷想你了,有空回来看看”;76岁,奄奄一息时见到孙子,看着床边泣不成声的儿子儿媳,只愿后事从简。 直到一阵风迷了眼,再睁眼,年轻模样的父母张开双臂,奔跑间,自己从老态龙钟变回3岁孩童,投入他们怀抱。回望痛哭的家人,虽有不舍,却也安心——毕竟,曾以为非有不可的重要之物,终有失去时,而真正的重要,从来都是珍惜过的每一个当下,是爱过的每一个人,是经历过的每一段时光。这些片段串联起一生,虽不完美,却足够温暖,足够让我们在回望时,觉得此生值得。
00:00 / 04: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4
我们总在步履匆匆中追逐远方,却常常忽略了脚下每一步的意义——那些藏在晨光熹微里的起身,那些浸在深夜灯火中的专注,那些顶着疲惫依然不肯放弃的坚持,那些遭遇挫折后重新鼓起勇气的重启,每一刻全力以赴的努力,都值得被郑重记录、被温柔珍藏。 它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只是书桌前反复演算的草稿纸堆成了叠,是通勤路上耳机里循环的知识点刻进了脑海,是健身时咬着牙多跑的一公里,是为了一个目标反复打磨的方案、逐字修改的文稿。这些细碎到可能被忽略的瞬间,没有鲜花与掌声相伴,却藏着最动人的成长密码,是我们对抗迷茫的底气,是我们靠近梦想的阶梯。 不必焦虑结果是否如期而至,也不必纠结付出是否立刻有回响。努力本就是一场漫长的奔赴,每一次专注的投入、每一次咬牙的坚持、每一次小小的突破,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积攒力量。把这些瞬间一一记下,不是为了向谁证明,而是为了在回望时,清晰地看见自己走过的路有多坚定,看见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子里,自己曾怎样热烈地、认真地活过。 时光从不会辜负真正的努力,那些被我们用心记录的每一刻,终将汇聚成照亮前路的光,成为岁月里最珍贵的馈赠,见证我们从青涩到成熟,从渺小到强大。愿我们都能带着敬畏之心,记录下每一份不为人知的付出,因为每一刻努力,都算数;每一次坚持,都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来个雪碧辣 #楚雄 #努力 #鹿鸣小馆 #创业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2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