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Sofia5天前
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清丰的文化特色,这周留了一个特别的作业——采访清丰人民关于清丰文化,正好与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相契合。于是我们小组合作说干就干,从周五下午放学就开始做打算,视频采访、摄像、剪辑各自分工。第一次做视频采访,心中不免有些紧张——被拒绝了怎么办,如果他人不支持上镜怎么办,任务完不成怎么办?现在来看,这些顾虑都烟消云散了。开头这两位素不相识的老奶奶,她们手中灵巧地穿梭着麦秸草,编织着一条条辫子。这些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就练就的掐辫子手艺,虽不足贵,但通过自己的劳动去生活,值得每一个人尊敬。她们有时会把这些钱给她们的子女,子女却坚决不要,认为老人们辛辛苦苦了一辈子,该是享福的时候了,这正好与清丰的“孝”文化相对应。清丰因隋朝孝子张清丰而得名,他以“头炉烧饼敬娘亲”的孝行名垂千古。如今,这片土地上的儿女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同样的孝道。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那份对父母的敬爱、对家庭的责任,却如麦秸辫子般,细密而坚韧,编织出一幅幅温馨的孝道画卷。向易园里面走去,发现了许多热爱锻炼的人儿们,经了解才知道,他们来自湖南,因有积蓄被聘请到这里家具厂工作。他们内敛地调侃自己不会讲普通话,我们却说您现在讲得就是普通话呀,可以听懂的!于是他们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们热衷于这里的胡辣汤美食,工作时认真负责自己的专属领域,工作之余便来到这里锻炼玩耍,享受美好生活。下一个地点我们决定了很久,我突然想到初一疫情那年曾在一个火车站旧址做过核酸,另外两位我的同伴知道具体地点,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就去那里!这里候车楼为一层建筑,坐东向西,中间高挑,五门对开。建筑外墙保留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标语和装饰,如“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我们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个愿意接受采访且同意上镜的人,他说记忆中的火车很令人向往,不知道是否有机会坐到那火车上去,再长大些,可以坐着火车去汤阴,再转到郑州。如今再次来到这个火车站旧址,时过境迁,火车站发生变化,清丰社会发展也随之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热爱啊!采访完我们倍感收获颇多,这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会随着我们的成长同清丰文化的发展,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