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2
00:00 / 05: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
00:00 / 1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80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7: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李宁举4周前
竺恢固守新平 一、 历史背景:永嘉之乱与关中的混乱 永嘉之乱:永嘉五年(311年)是西晋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份之一。当年六月,匈奴汉国大将石勒在宁平城(今河南郸城)全歼了西晋最后的主力中央军,俘杀太尉王衍等众多王公大臣。紧接着,汉国大将刘曜、王弥、石勒等攻陷西晋首都洛阳,俘获晋怀帝,纵兵烧杀抢掠,史称“永嘉之乱”。这标志着西晋中央政府的实际覆灭。 1.刘曜西进:在攻陷洛阳后,匈奴汉国皇帝刘聪命令刘曜率军向关中(今陕西中部,核心是长安)进军,意图夺取这个同样是帝王之基的战略要地。 2.关中的情况:当时关中地区情况极其复杂。在洛阳陷落前,晋朝任命的南阳王司马模是关中的最高长官(都督秦雍梁益诸军事、镇西大将军)。但他统治残暴,不得人心。在刘曜大军压境之际,司马模的部下纷纷叛变。最终,司马模向刘曜投降,随即被杀。刘曜顺利进入长安。 二、 核心事件:竺恢与新平郡的坚守 在刘曜攻入关中,大部分州郡望风而降或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下,您提到的新平太守竺恢成为了一个突出的忠臣典范。 新平郡的位置:新平郡治所在漆县(今陕西彬县),位于长安的西北方,是关中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 竺恢“固守不降”:当刘曜派遣使者招降时,竺恢拒绝投降匈奴汉国,决心为晋朝坚守城池。他的坚守,为长安地区残存的晋朝力量树立了一面旗帜,也钉住了一个关键据点。 配合晋军,大败刘曜: 晋军残余力量:司马模死后,他在关中的部将并没有全部消散。其中,冯翊太守索綝、安定太守贾疋等人聚集了数万兵马,计划反攻长安,复兴晋室。 里应外合:竺恢在新平郡的坚守,极大地支援了索綝、贾疋等人的行动。他不仅牵制了刘曜的部分兵力,更重要的是,他的存在保证了反攻晋军侧翼的安全,并可以与之形成呼应之势。 战役过程:以贾疋、索綝为首的晋军向长安进军。刘曜率军出城迎战。在战斗中,晋军表现得非常英勇。根据史书记载,刘曜的军队在黄丘(地点应在长安附近)被晋军击败,遭受了重大损失。 刘曜的溃败:此战之后,刘曜在关中的形势急转直下。贾疋、索綝等乘胜追击,合围长安。刘曜在坚守一段时间后,因城内粮草断绝,最终在永嘉六年(312年)四月被迫放弃长安,裹挟着关中八万余百姓,向东撤回平阳(匈奴汉国都城)。 #邠州 #新平 #竺恢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18: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15: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