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个案】感统发展迟缓案例 👦从“懒洋洋”到“主动出击”的文文 文文5岁4个月,是一位感统失调的孩子。2024年3月18日来到思奇时,她常常懒懒地躺在地上不动,不愿参与任何活动,还伴有尖叫、拍人、撞头等异常行为,语言功能也较弱,兴趣点少,对环境缺乏感知。 🧠 评估中发现,他的主要问题包括:主动性极弱、肌力控制差、触觉迟钝、前庭觉寻求强烈,以及理解与执行指令能力弱,常以异常行为表达需求或情绪。 🎯针对文文现阶段的感统情况,我们决定将康复目标先集中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1️⃣ 激发主动性——通过追球、坐大球等活动,引导孩子自己动起来; 2️⃣ 改善触觉迟钝——使用触觉刷、深压球滚压身体,增强身体感知; 3️⃣ 降低异常行为——通过本体觉调节和安全引导,让孩子注意力转向正向活动。 📈 半年后,文文的变化令人惊喜: ✔ 能在简单指令下迅速起身,参与度明显提高; ✔ 能自主跳上跳下积木; ✔ 能感知刷子的触感,不再对触觉过度迟钝; ✔ 异常行为大幅减少,互动和模仿能力增强! 💡康复小心得 在康复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像文文这样主动性极低、感知迟钝的孩子来说,训练的关键不是“多做”,而是“愿意做”。唯有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尊重其节奏、等待其回应,才能打开与外界连结的大门。同时,系统的感统输入、本体觉引导和情绪安抚不可或缺,三者相辅相成,为孩子的全面成长夯实基础。 要相信每一次眼神回应、每一次主动尝试,都是我们孩子进步的闪亮时刻。 #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  #特殊儿童 #特殊教育 #感觉统合训练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