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下长河》中重拾文化自信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是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根基。观看《天下长河》这部剧时,我对这一点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这部剧将镜头聚焦于康熙年间,以黄河水患为切入点,徐徐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年轻的康熙帝心怀天下,在面对黄河泛滥、百姓受灾的严峻局面时,他展现出了非凡的魄力与担当。为治理黄河,他广纳贤才,重用靳辅、陈潢等治河能臣,给予他们信任与支持,让他们得以施展才华,全身心投入到治河大业中。 剧中,康熙帝在朝堂之上与西洋人的对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面对西洋人的种种言论,他坚定地站在祖国的立场上,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地进行反驳和警示。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对自身文化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认同,展现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在那个时代,这种自信尤为难得,它不仅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底气。 靳辅与陈潢这两位治河能臣,同样是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的践行者。他们虽出身平凡,却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立志要驯服黄河,护百姓安宁。他们深入黄河腹地,不畏艰难险阻,历经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却始终没有放弃。他们凭借着对传统治水智慧的传承与创新,对黄河水情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河方案。他们坚信,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的智慧和经验,足以应对黄河的挑战。这种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支撑着他们在治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看,这部剧所展现的内容意义深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先辈们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成就,无论是治水技术、建筑工艺,还是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魅力。这种文化底蕴,是我们民族自信的源泉。当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同,就会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不盲目崇洋媚外,也不妄自菲薄。 再看民族自信,它是一个民族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对自身发展能力的信任。在《天下长河》中,无论是康熙帝的英明决策,还是靳辅、陈潢等人的无私奉献,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时的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让我们相信,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中华民族都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克服困难,实现发展与进步。 在当今时代,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2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60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7: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