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钟南山院士:情绪对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负面情绪会削弱生命力! 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有的人三十岁就开始各种小毛病不断, 而有的人七十岁依然精神矍铄? 很多人以为是基因、是体质、是运气, 但钟南山院士给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答案: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 负面情绪会削弱生命力! 一、情绪不是矫情,是实实在在的生理反应 钟南山院士曾说: “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听上去像一句鸡汤, 但背后,是现代医学已经反复验证的事实。 长期的焦虑、愤怒、恐惧、委屈、压抑…… 不会只停留在你的大脑里, 它们会沿着“神经—内分泌—免疫”这条通路, 一点点改写身体的运行节奏。 世界卫生组织把“愉快心情”放在健康四要素的第一位。 为什么? 因为心态,就是身体的方向盘。 二、情绪如何变成“病”?《心转病移》给出了底层解释 如果说钟南山院士指出了“现象”, 那包丰源老师的《心转病移》就揭开了“底层逻辑”。 书里有三个理论,可以彻底改变你对健康的理解。 第一,身体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投射 你以为“胃疼”只是胃的问题, 但胃背后,是长期咽下的委屈; 你以为“脖子痛”是落枕, 其实可能是压抑太久的“不敢表达”; 你以为“月经紊乱”是体质差, 但很多时候,是情绪在敲门。 情绪,是身体看不见的语言。 第二,70%的疾病与情绪有关,身体有一张“情绪地图” 恐惧容易攻肾, 愤怒容易伤肝, 忧思容易损脾胃, 委屈常常卡在胸口, 悲伤最先击中肺。 当你说“不舒服”的时候, 其实往往在说: 我很累,我很压抑,我不想再硬撑了。 第三,情绪不会自己消失,只会换一种方式出现 书中有个词:细胞记忆。 小时候的害怕、长大后的委屈、没说出口的愤怒, 它们不会自动消失, 而是被存放在身体里。 等到某一天、某一个相似场景, 它们会被重新激活, 变成胃炎、头痛、失眠、免疫力下降, 甚至是更严重的疾病。 所以钟南山院士才会说: “负面情绪会削弱生命力。” 不是比喻,是事实。 #治愈系 #治愈系漫画 #心转病移 #情绪管理 #健康管理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