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4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6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6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9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66664天前
木星的保护:太阳系的“吸尘器”。 宇宙中布满了小行星彗星 还有我们正在发现的星际天体 任何一种都可能撞击地球 破坏生命形成所需的稳定环境 幸运的是 木星这个“大家伙”就像一台星际“扫地机器人” 吸走了大量这类天体 舒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 哈勃望远镜实时捕捉到了这一画面 这次撞击在木星表面留下了地球大小的疤痕 2009年又出现了另一个撞击痕迹 所以这种“吸尘器效应”是真实存在的 事实上有研究表明 木星受到彗星和小行星撞击的次数 是地球的2000到8000倍 地球会不断遭受这类天体的撞击 导致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 在没有木星的情况下 生命会一次次被重置 根本没有机会演化 而木星只是四颗气态巨行星之一 它们共同构成了多层保护屏障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撞击 月球的形成或许是生命诞生的“最佳契机”。 关键是月球在太阳系中非常独特 可能在地球生命的诞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带来了潮汐 而潮汐可能是生命形成的关键 有观点认为 潮汐池中的水分蒸发后 有机化合物会被浓缩 这里可能是第一个复制细胞诞生的地方 但问题是这种现象有多罕见? 我们没有发现类似的情况 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中 但从行星与卫星的大小比例来看 没有任何一个能和地球与月球相比 火星是另一颗有卫星的岩石行星 但它的卫星更像是捕获的小行星 它们更像是两颗相互绕行的矮行星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 一颗火星大小的原行星 以一个倾斜的角度撞击了地球 剥离了部分物质最终形成了月球 月球岩石的证据也支持了这一理论 这种情况在太阳系中只发生过一次 目前我们还很难判断其他恒星周围是否存在类似情况 2018年我们才确认发现了第一颗系外卫星 而且是一颗围绕气态巨行星运行的 大小与海王星相当的卫星 强磁场: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强磁场的岩石行星 其磁场由地核中 液态和固态的铁镍合金球体构成的“内部发电机”产生 这个强磁场能有效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其他恒星周围的岩石行星是否普遍拥有强磁场? 目前我们不得而知 但从太阳系的情况来看 没有理由认为这是普遍现象 地球也是唯一存在板块运动的行星 大多数岩石行星和卫星的地表之下都有液态岩石层 但只有地球的板块带有裂缝 能让过热的气体释放到大气层中 使大气层增厚到足以支撑生命的程度 比如火星虽然地表之下也有岩浆 但岩浆只会在同一个地方反复喷发 奥林匹斯山就是这样形成的 而地球的地壳处于
00:00 / 05: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16: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5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9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3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6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4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30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