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1
读博,优先选导师还是学校,为什么? 读博,优先选导师还是学校,为什么? 大家好,我是博士学姐 先上答案:以个人在科研圈和社会圈都混迹过的经验来说,还是要看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 接下来我详细给大家说下原因,以及为什么要这样选。 一:什么情况下选学校? a.如果未来想要去企业,想要创业,我建议选学校更重要。 在企业也好,创业也好,技术当然重要,文章可能也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关系,比如说服投资人,比如内推的机会等等,这些主要需要借助一些校友资源,因此在这类情况下,学校通常更重要一些。 比如一些大厂2024年最新流出的起薪表上来看,C9、985、211等不同学校的博士是不同的起薪的,硕士也是,薪资有明显的差异。 再举个例子:我入职之后,在不同场合也遇到过一些大大小小的领导,领导跟你聊天基本都会问你是哪个学校?但是很少会问你是哪个导师的弟子(学术圈就会这样问),因为问了也十有八九不认识呀。 说这个经历,我只想说一件事儿,如果你不是要留在高校圈,或者不是你导师给你推荐教职或者工作,导师名气多大其实与你无关,你借不上一点儿光。 并且我还得说一句实话“一个有名导师底下有太多的学生了,如果你不是特别优秀,或者特别器重你,导师一般不会搭上自己的人情帮你去找教职和工作的”。 b.如果本身科研能力不强,就想混个博士学历的我建议选学校。 如果不准备在学术界发展,个人建议优选学校。 想进入体制内,好学校有选调机会;去一座新的城市,人才计划的补贴也常常和学校档次相关。 想跨专业工作,名校博士也会是助力(多少基金经理拿名校理工科博士学位当卖点)。 而普通学校的博士学位,作用就没那么大了。即使导师是院士,出了专业圈子,普通人也不知道是谁。 而差学校的导师,即使有帽子,你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搞得了学术,牛导的学生也不完全牛,如果你吃不了学术这碗饭,想去搞个公务员或者企业单位,差学校的声誉撑不住,你发展的下限比较低。 举个极端的例子,你去双非找个院士当导师,如果你搞论文很强,导师可能会帮你更多,毕竟差校找个学术继承人还是很难的,可能会起飞的比较快。 可是如果你搞不出论文来,那你大概率被导师嫌弃,导师的资源不会倾斜给你,就会混的比较惨。 二:什么情况下选导师? a.如果未来要走学术道路,相比而言,可能导师更重要一些。 学术这条路,当然校友资源也重要,但是长久来看,肯定还是自身的研究实力最重要。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这位剑桥大学的数学系陈博士,明明是在聊物理学,聊着聊着就发现,根本就是在聊神学、佛学。 别以为安哥学佛只是在崇拜神鬼、传播迷信,我对那些神神叨叨的没兴趣,对装神弄鬼没兴趣。 佛学是最高层次的智慧,应该说是般若智慧。 我每次亲近佛法,我都有一种亲近宇宙实相的感觉。宇宙万物不应该人云亦云,不应该到处例外,应该有个底层逻辑是相通的,由此才可做到‘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全息观察。 一粒沙、一个人、一个银河系…………都是相通的,中医理论也是建立于此。 越深入佛法,读过的经藏越多,你越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赞叹! 昨天我说我买了季羡林先生写的《病榻杂记》,然后才翻了几页,看了几个杂记,就感觉没劲了,所谓感想,不离贪嗔痴慢疑;所谓追求,不外财色名食睡。 摆回书架,再见无期。 然后又翻开:藕益大师解、圆瑛大师讲的《阿弥陀经要解讲义》。藕益大师注解《佛说阿弥陀经》,被誉为佛陀倒驾慈航出来解说也比不上。圆瑛大师是福建古田人,这个出身我有天然的亲切感。圆瑛大师的讲义,是再把藕益大师的注解更讲透,精彩至极。 情爱、功名、情仇、名利……都是世间法的一部分,年过花甲的我对一部分的东西没兴趣,我就想知道所有部分,所以只有学佛。 建议大家点开视频看一眼,更加深你学佛的信心。学佛不是落伍封建,反倒是最革命的、最颠覆的。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