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忠同志,山东省济南郊区人,1964年2月出生,高中文化程度,1981年10月入团,1982年12月入伍,陆军第138师步兵第414团一营三连一排二班战士,副班长职务,在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中,他以不怕艰难困苦、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惊人毅力,坚守在166高地6号哨位。他和战友们含辛茹苦,顽强拼搏,多次击退越军的偷袭和进攻。6号哨位坚如磐石,巍然屹立在阵地前沿。上级为他荣记了一等功 初中毕业后,王宝忠并没有想着子承父业,他本想考入中专端一个铁饭碗,但那个时代,中专太难考了。考试失利后,他决定当兵,“我从小就挺羡慕当兵的,后来就心心念念想当兵。” 1985年8月5日,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照明弹时不时照亮夜空,炮弹呼啸着就过来了。”周边的石头被炸得咔咔响,还有的炮弹“空爆”,那种场景尽管听了无数遍,现实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就这样,冒着炮火,他们进入166阵地的10号哨位。此时天快亮了,他们一直猫着,等到天黑才进入到3号哨位。 云南的天气,再加上在猫耳洞内,湿热潮湿,让大家都穿不住衣服。军工们送上来的水,他们也基本没法喝,“水袋里面半袋子都是泥,我当时喝第一口的时候直接就吐了,后来习惯了,再后来我们想办法喝雨水。” 9月8日那天,他们猫耳洞一天就扔出去几十个手榴弹。 1985年9月26日这天晚上9时许,他们在排长王东山统一指挥协调下,由林广龙担任爆破手,付泮忠和他负责前出掩护,齐华平值机,利用夜暗和零星炮火干扰下,秘密接近敌人。 王宝忠说,当时林广龙战友抱起大约有十六公斤重的TNT炸药包也慢慢地向前爬去、手中还要拿着一颗手榴弹和一颗光荣弹,赤裸着身子趴在被炮弹炸的棱角非常锋利的石块上向前慢慢蛇行。所有人都紧张得大气不敢喘,生怕弄出一点动静,那样将前功尽弃,还可能牺牲。最终,林广龙将16公斤炸药放在敌屯兵洞一侧,“那里正好有两块大石头,正好可以放在中间。”经过汇报后,起爆,一声巨响,乱石纷飞,“对方的猫耳洞被炸塌,把我们的猫耳洞顶上都炸了一个窟窿,后来我们才知道,其实我们的双方的猫耳洞几乎背靠背,距离也就6、7米。” 爆炸声过后,他们的猫耳洞安静地度过了一夜。要是以前,一有点动静,手雷就会扔过来,这晚却没有,这是他们不熟悉的安静。后来经过统计,这一次爆炸,炸死越军5名,重伤11名越军。#老山精神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7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1
00:00 / 04: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5: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81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8: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