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具力量的理念——创意精神是支撑平凡努力的基础。在我们日常工作中,难免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同样枯燥的工作,有人疲惫厌倦,有人却乐在其中?为什么看似重复的劳动,有人止步不前,有人却能创造非凡?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创意精神。什么是创意精神?当我们听到“创意精神”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高深莫测的艺术创作或颠覆性的科技创新。但实质上,创意精神是一种“不断改良和改进”的态度,是明天优于今天、后天优于明天的持续进步意识。就像稻盛和夫在《京瓷哲学》中阐述的,创意精神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融入日常工作的点滴改善中。今天用小扫把扫地,明天尝试大扫把,后天改用拖把,大后天使用扫地机——在这种持续的改进中,不仅工作效率提升,甚至可能萌发出开创保洁公司的想法。 创意就隐藏在这种对平凡工作的不断优化中。创意精神如何赋能平凡工作?许多人因为工作没有前景而想从事新业务,却苦于没有人才、技术和资金,结果半途而废。但事实并非如此,只要在现有工作中不断钻研创新,彻底探究其中全新的可能性,就必定能取得出色发展。创意精神能够将单调乏味的工作转化为充满乐趣的探索。当我们抱着“今天试试这样干,明天试试那样干”的心态,枯燥感就会被好奇心所取代。 就像玩游戏一样,创意精神让我们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从而乐在其中,不会感到疲惫和厌倦。更重要的是,创意精神能带来“积土成山”的效应。京瓷公司从一家技术单一的制陶企业,发展成为拥有从手机到复印机等广泛技术的跨国企业,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正是全体员工在工作中发挥的无数微小创意,奠定了京瓷在多领域的技术实力。 每个人的微小创意,通过长时间累积,可以形成推动事业飞跃的磅礴力量。如何培养创意精神?创意精神的培养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首先需要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对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事物多问“为什么”。 如同牛顿观察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鲁班被茅草划伤而发明锯子,创意往往源于对日常现象的深入思考。其次,要打破常规,挑战既定模式。古人云:“无规则不成方圆!”但规则不代表墨守成规。墨守成规的人终将落后于时代,因为他们没有观察和思考,缺乏创意。 就像爱迪生的助理面对不规则容器束手无策,而爱迪生本人则用简单的水位测量法解决了难题——创新往往源于对常规思维的突破。此外,跨界学习和实践也是激发创意的重要途径。通的#稻盛和夫#金手指胶带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3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