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寻踪#语文与心理学的相遇#苏轼给我的心理课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 以前读只觉是笔墨间的生死之叹,如今再品,才懂这是最实在的心理释怀:既然生死长短、寿夭荣辱本就不必强求,纠结那些虚妄的执念,倒不如好好握住眼前的时光,心里的沉郁一下就散了。 这让我想到自己,前阵子总被杂事缠得心烦,直到整理相册翻出几张秋日外景图——“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旷远,“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温柔,才猛然记起“秋高气爽”从不是课本里的词,眼下风正好、叶正红,可立冬已近在眼前。这时忽然念起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洒脱,哪有那么多“等有空”,趁秋光还没溜走,放下手头的琐事,去公园吹吹秋风、去郊野看看层林,反而觉得心里的焦虑都被风带走了。 楼下有位养花的大爷也是这般性情,从不见他为琐事烦忧,每到秋日,总把自种的菊花摆到门口,还常劝路过的人“趁天好出去走走”。他说“人生忽如寄,岁月不待人”,与其愁着时光快,不如好好体验每一阵风、每一朵花的香。他的活法没有什么大道理,我也未必能完全学来,却真心佩服这份“不困虚妄、重在当下”的通透,正应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深意,秋光不等人,此刻出门去赏景,才是对这季节最好的珍惜。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