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13
1994年,张学良唯一在世的儿子张闾琳首次回东北参访。在张作霖墓前,他用蹩脚汉语说出的一句话,令在场所有人动容。 张闾琳是张学良与赵一荻独子,1930年出生于天津。彼时张学良统帅东北军,家境优渥。但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软禁,命运陡转。1939年,9岁的张闾琳被送往美国旧金山,托付给友人抚养,改名“克尔”,在英语环境中成长,中文渐疏。 在美国,张闾琳凭借努力考入加州大学航天工程专业,后入职NASA成为高级工程师,参与众多航天项目,成为华裔佼佼者。他娶粤系军阀陈济棠侄女陈淑贞,育有两子,在美国扎根。但他始终牵挂着父母与故乡。1955年,他联系上被软禁在台湾的父母,次年首次探望。1990年从NASA退休后,他悉心陪伴父母,直至2001年张学良在夏威夷离世。 1994年5月9日,64岁的张闾琳以华裔航天专家身份回国参会。会后,他直奔东北沈阳,替被软禁多年、无法返乡的父亲张学良,祭拜祖父张作霖。他先参观张氏帅府,后前往抚顺元帅林。在墓前,他用不流利的汉语说:“我代表您儿子来看您了。” 这句简单话语,跨越时空,将张家三代人的情感紧紧相连。 此次东北行,张闾琳还走访“九一八”事变纪念馆、东北大学旧址等,用摄影机记录下一切,想让90多岁的张学良通过镜头看看故乡。此后,他多次回国参与文化活动,推动中美交流,传承家族故事,并始终为实现父亲骨灰回国的遗愿而努力。 2005年,他赴北京参加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在美国生活的晚年,他持续关注中国发展。2024年8月18日,张闾琳在美国逝世,享年94岁。他跨越中美、连接文化的一生,书写了动人的家族传奇与爱国情怀。#正能量 #情感 #人物故事 #情感共鸣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
钱多多10月前
1990年,93岁的于凤至在美国洛杉矶去世。她将6亿遗产全部留给前夫张学良,只有一个遗愿:与其合葬。可张学良却说:钱可以收,但合葬不行。此时于凤至与张学良所生的3个儿子,早已相继离世,长子只活到37岁,二儿子出车祸而亡,小儿子10岁早折。但于凤至临终唯一的遗憾不是没有儿子送终,而是没能再见张学良一面。陪伴在她身边的只有女儿张闯瑛。临终之际,于凤至拉着女儿的手说:我的财产全都留给汉卿,告诉他,嫁给他我不后悔可张学良却在采访时说:她是我父亲硬塞给我的,我们没有感情,结婚只是生儿育女。我那个太太我不敢惹的。之所以不敢惹,是因为于凤至是奉天首富于文斗之女,是张作霖钦点的儿媳。当年,18岁的于凤至嫁给15岁的张学良,于文斗直接为女儿准备了两处钱庄作为嫁妆,总价值近500万元。 此外,于凤至还持有奉天边业银行50%的股份。 尽管张学良崇尚自由,反对包办婚姻,但他不能拒绝父亲为他安排的这门亲事。成亲时,他当着张于两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发了三条毒誓:第一永不离婚,第二永不纳,第三永不和别的女人生孩子。但最终都食言了。于凤至在嫁给张学良之前,就知道他的风流韵事。仅他自己承认的女朋友,就有11个。但她还是为张学良倾倒。她以为,男人在外花天酒地,那只是没有约束,没有成家的缘故。只要她守着这个家,守着少帅夫人的头 衔,总有一天,张学良会厌倦了外面的生活。可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对男人越是忍让,他就越是放纵。 1929年,张学良突然带回一个16岁的妙龄少女,对于凤至说:我要留下她。当时于凤至为陪护身患肺结核的小儿子,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看着丈夫身边光鲜亮丽的赵一荻,她忍住眼泪一字一句地说:要我承认她可以,但有三个条件:不能冠张姓、不能住张府、不能有名分。可她不知道,自己这一次的让步,将给她的婚姻带来致命一击。为了留住丈夫,于凤至用自己的嫁妆在张府附近买下一栋洋房,无偿赠与赵一荻,只求张学良能常回家看看。可一年后,洋房那边便传来生子喜讯。当张学良为孩子操办百日宴时,于凤至的小儿子刚刚被病魔夺去生命。尽在咫尺的两处住所,一个张灯结彩,一个挂白报丧,悲与喜的冲击就这样折磨着于凤至,可她还是放不下往日旧情。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身陷囹图。心急如焚的于凤至多方奔走,希望能助丈夫脱困。情急之下,于凤至找到了宋美龄:"我们是结发夫妻,如今他遭受此难,我怎能不去为他分忧!若能将他释放,那便最好,如若不能,让我留下伴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