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集 唐军又败 上集咱们说到,李亨在长安请回他爹李隆基,爷俩在皇宫重逢。 李亨让他爹继续住在他以前和杨贵妃厮守的兴庆宫。别的事你也别管了,好好养老吧。李亨这还得继续忙活平定安史之乱。他收回了两京,等于把叛军割裂开了。安庆绪从洛阳逃跑,他可没往范阳跑,或者说,他剩下的那点兵力,也没法打回范阳去。他跑到了邺城。邺城就在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一带,但是现在这个城已经不存在了。 而这时,叛军的另一位统帅史思明是在范阳。李亨决定先打安庆绪。你看,从收回两京之后,李泌给李亨出的主意,就算被李亨完全打乱了。这可就增加了平叛的难度,也延长了平叛的时间。不过打安庆绪,对于带兵的将领,李亨犯了难了。按说现在的唐军将领,那是人才济济啊,郭子仪,李光弼,还有一大堆能征善战的猛将。可惜,李亨又犯了他爹的老毛病了,信任太监。他竟然在攻打安庆绪的大军中,不设统帅,而让一个叫鱼朝恩的太监做监军。唐军虽然把邺城围的死死的,但是安庆绪派人去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真不赖,率兵十三万,从范阳南下,来救安庆绪。可是你觉得史思明是真来救安庆绪的吗?大错特错,他是要来干掉这个大燕帝国的皇帝。但是,他也并不是要帮助唐军,他是要打败唐军,再自己当皇帝。咱们前面不是说了吗,史思明和安禄山一样,都是野心家。而且他从范阳来,他钱多,粮多,将领多,他对打胜仗有把握。他看到了扎营在邺城外的唐军,率领兵马就冲了上去。双方在安阳河北岸展开厮杀。李亨打乱了李泌部署的战略,也就把唐军的风水给整没了。就在双方大战的时候,突然飞沙走石,狂风四起,吓得唐军节节后退,史思明的叛军迎风厮杀,大败唐军。你看出来了吧,叛军从寒风凛冽的范阳来,他们不怕风,这相当于老天爷帮了叛军的忙。同时遭遇大风,到唐军这里就变成了灾难。再加上唐军不设元帅,没有说了算的,那不就是一盘散沙吗? 安庆绪在城里一看,史思明兵强马壮,而且深得人心,他害怕了。正在这时,史思明派人来找安庆绪出城相见。安庆绪明白了,这是要来索自己的命啊。他也不傻,赶紧上表称臣,自己的皇位不要了,以后你史思明就是皇帝,我当你的臣子。史思明看完,微微一笑,给安庆绪回信说:“你别这样啊,以后咱就以兄弟相称,你当你的皇帝,我再建个国家,我也当皇帝,咱们俩就算邻国了,你向我称臣,我万万不敢接受,请你不要多想。” 安庆绪这回信了,他就要出城送命。#历史 #涨知识 #搞笑 #故事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1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23
第二百五十九集 凄惨晚年 上集咱们说到,皇帝李亨患上了老李家的家传疾病,风疾。 自从李隆基回到长安,李亨把他安置在兴庆宫开始,这爷俩的日子可就都开始论秒计算了。李隆基虽然贵为太上皇,可是你看,咱们已经说过唐朝的两个太上皇了,他们的日子过的多凄惨?李隆基能好的了吗?当然也不能啊。李亨就在兴庆宫给李隆基配了两个人伺候左右,相当于和李隆基作伴。一个就是他的贴身太监高力士,另一个就是当初马嵬驿兵变杀死杨国忠和杨贵妃的陈玄礼。这两个人倒是从小就跟随李隆基,就算李隆基逃到四川,他俩都一直伴随左右。他俩和李隆基的关系,与其说是君臣,倒不如说是兄弟,平时也就仨人相依为命,互相说个闲话,回忆一下过去,却展望不出将来。时间一长,话题都说完了,就相当于软禁在兴庆宫,唉声叹气。再加上李隆基日夜思念死去的杨贵妃,心里越来越孤单,越来越郁闷。你可能会问了,李隆基不是能歌善舞吗,他没事怎么不写首歌啥的?那我只能说你是异想天开,李亨早就把他的所有乐器都没收了,一个处于软禁中的人,还能有这待遇吗?你又会问,不是说李亨挺尊重他爹的吗,爷俩感情不是不错吗?那怎么可能,如果是普通老百姓的父子俩,没问题,可是这是同在长安城的两个皇帝啊。自古皇家无父子亲情,只有拔刀相向,李亨把表面文章做足了,内心里真正的感觉是担心他爹回来抢皇位,别忘了,他的皇位就是从他爹手里抢的。他要时时刻刻提防前皇帝再变成现皇帝,甚至要强于提防安史叛军。再说了,就算李亨不怕,李亨身边还有那么多人呢,他们也想他们的皇帝不能有危险啊,他们也不想跟着皇帝被人干掉啊。 兴庆宫正好在长安的集市旁边,李隆基心情烦闷,就上到楼上,看看街道上人来人往,人声喧哗,挑担的、卖菜的、赶驴的,笑声一阵阵传来。太上皇兴致盎然的看半天,嘴里嘟囔:“朕当年称天子,未尝见此景。”他感叹当年当皇帝的时候都不如现在有机会,还能看看热闹。按说这不是挺好的事吗?可是不行了,这事就被太监李辅国知道了。李辅国你熟悉吧?当初在马嵬驿,就是李辅国替陈玄礼和李亨传信,陈玄礼才做掉了杨国忠。后来也是李辅国参与了挽留李亨,在灵武当皇帝。现在李辅国已经成了李亨身边的总管大太监,当仁不让的李亨面前的红人,他发现了李隆基的这个动作,李隆基仅剩的这点好日子也就要结束了。#历史 #故事 #涨知识 #搞笑 #热点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6: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8
第二百三十四集 分道扬镳 上集咱们说到,太子李亨导演了一场大戏,要和李隆基分道扬镳。 老百姓拦住李亨的马头,让他留下来平叛。李亨刚做样子要去请示他爹李隆基,他的两个儿子广平王李俶、建宁王李倓和太监李辅国就把他围起来了。三个人就和李亨说,你觉得去四川好防守是吗?可是四川也很难往出打啊。你守得住四川,中原地区不要了吗?你们爷俩都去四川,谁带兵平叛?如果你留下来,打败安禄山,再把逃跑的老爷子请回长安,这才是孝道啊。你也别请示你爹了,就此打住,咱们奔北走。 你看出来了吧,李亨的这两个儿子和太监李辅国,这就是把戏演足了。如果他们没有李亨的授意,怎么能突然有这个想法,和老百姓一起把李亨强行留下?这些老百姓明摆着也是李亨让这三个人找来的,假惺惺的先拦住李隆基,李隆基不同意,很好,他们就直奔主题,去拦李亨,甚至我猜测老百姓很有可能就让过李隆基,直接去拦李亨了。反正史书是后人书写的,把父子温情渲染一下也不是不可能。 李亨一看戏也演完了,他就长叹一声,也罢,我就顺天意,应民心,留下来不去四川了。自古忠孝难两全,老爹你保重吧。就此,李亨逃出升天,离开了他爹。李隆基走着走着,听说太子不玩了,想自己带兵平叛去了。他长叹一声,唉,从长安逃跑才第三天,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宰相被杀,杨贵妃也死了,李亨这小子也跑了。我可真是众叛亲离啊。看来我这个皇帝当的太失败了,瞬间就从九五至尊跌落到万丈深渊。那也没办法啊,我还得继续往前走,我老了,什么也管不了了,去四川躲躲,保住性命要紧啊。他紧跑慢赶,还真就到了四川,可是他想不到,他的命是暂时保住了,但他在逃跑的路上竟然丢了皇位。 他儿子李亨离开他后,自己北上奔了朔方。朔方也是唐朝的北部边疆,军政府所在地叫灵武,就在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李亨在当太子之前,曾经兼任过朔方节度使,这里打仗的将军,他还算熟。这个地方离长安还真不远,直线距离就四百公里左右,也有利于平叛。朔方军现在还是兵强马壮,而且已经投入到抵抗安禄山的战争中了。人家朔方军一听到消息,就屁颠屁颠的派人来接李亨了。现在的朔方节度使是谁啊?就是如雷贯耳的大唐名将,郭子仪。郭子仪早就对安禄山的军队动了手了,听说太子来灵武了,赶紧跑回来拜见。可是朔方军的各位将军觉得跟着太子干有点不像话,咱们得跟着皇帝干啊,怎么办呢?#涨知识 #历史 #故事 #搞笑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