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0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7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1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23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子貢,別名:端木賜,姓:端木,名:賜,他的職業:政治家、商人、外交家;主要成就:孔門七十二賢之壹,孔門十哲之壹,言語科高才生;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魯國、衛國之相、中華儒商第壹人;中華儒商始祖,儒商文化創始人。 史料記載:司馬遷作《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對子貢這個人物所費筆墨最多,其傳記就篇幅而言在孔門衆弟子中是最長的。這個現象說明,在司馬遷眼中,子貢是個極不尋常的人物。我們循著司馬遷的這個思路,再細細閱讀《論語》等書,便可看出子貢這個人物非同尋常。他的影響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門弟子中無人所能企及的:他學績優異,文化修養豐厚,理財經商能力高超。在孔門弟子中,子貢是把學和行結合得最好的壹位。 中華儒商始祖的子貢不僅在學業、政績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財經商上也有著成就。《論語·先進》載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臆則屢中”,意思是說顔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卻窮得丁當響,連吃飯都成問題,而子貢不被命運擺布,猜測行情,且每每猜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亦載:“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資……家累千金”,翻譯:子貢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做買賣,以成巨富。由于子貢在經商上大獲成功,所以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以相當的筆墨對這位商業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經濟發展上所起的作用。 方志記載:子貢出身于商人家庭,20余歲繼承祖業開始經商。約25歲(前495年)前拜孔子爲師,《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第七》載,子貢問孔子曰:“賜何人也?”子曰:“汝器也”。又問“何器也?”子曰:“瑚琏也(祭神之重要器皿)。”子貢初拜孔子爲師時,感到孔子並無什麽了不起,後來慢慢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論衡·講瑞》載:“子貢事孔子壹年,自謂過孔子;二年自謂與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當壹年二年之時,未知孔子聖也,三年之後,然乃知之。”孔子辦學時,把教學內容分爲四科,即德行、政事、言語、文學。 學習能力:子貢學習上的優異,他的“言語”水平高超。《論語·先進》說:“德行: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語:宰予、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 ”可見子貢是“言語”方面的優異者,也就是說子貢在說話技巧、演講技能上有獨到之處。據《左傳》等史書可知,在孔子那個時代,外交禮賓人員的語言訓練主要取之于《詩》,這已成爲當時的壹種習尚。孔子也曾說:“不學《詩》,無以言”,《詩》已成爲當時語言
00:00 / 1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