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31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8
佛郎机炮(国产改进型,称为 子母炮) 是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初期欧洲的一种火炮,佛郎机炮来源在鹰炮,15世纪的鹰炮(falconetto)[意],名称来自老鹰(falcone)[意]。 佛郎机能连续开火,弹出如火蛇,又被称为速射炮,当时是由葡萄牙人传入中国的,明代称葡萄牙为佛郎机,所以就炮命名为佛郎机炮。 1.佛郎机 名称的由来。 是明朝人对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称谓。本是近代以前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以及其他东方民族泛指欧洲人所用的名称。印度斯坦语作Farangi﹐波斯语作 Firangi﹐都是法兰克(Frank)一词的误读。 法兰克是6世纪征服法兰西地方的一个日耳曼族部落集团。14兰JIAO教徒同他们早有接触,以后就把包括JI·DU徒在内的西方的欧洲人,称为佛郎机。中国人称葡萄牙为佛郎机是从东南亚的14兰JIAO徒那里传来的。 2.佛朗机炮的构造特点 佛郎机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 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 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佛郎机的炮腹相当粗大,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 3.佛朗机炮的优点 一.射速快。以重型佛郎机大炮“无敌大将军”为例“每炮母炮载以炮车,配子炮3门,射时子炮装入母炮,发射完拿出。再装填第二个子炮。”根据实际操演,前三炮射击总共费时不到20秒,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二.散热快。由于后装炮前后相通,空气流通,且炮管较薄,容易散热。散热快可以使火炮增加持续射击的能力,也减少了火药自燃的可能性。 三.子炮的容量确定。容量决定了火药的装填量,因此不会发生因过度填装而导致的炸膛事故。 四.子炮是铁铸的,可以承担一部分火药压力,使炮腹的寿命增长,此另外子炮损坏了(多是出现裂缝)一个,不影响火炮的射击性能。 4.佛朗机炮的缺点 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佛郎机大炮的缺点,是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公差大,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因此射程较近(平均射程≤200米),在军事战术上,只用于中近距离的火力打击。 对于更远距离的火力打击, 通常会使用红夷(衣)大炮的远射程(最大射程为1.5千米)。 #明朝 #战争 #军事科普 #炮兵 #青年大学习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3
S2赛季最癫狂的发明 德国陆军的“多拉”列车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研制的超重型铁道炮,由克虏伯公司制造,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炮之一。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研发背景20世纪30年代初期,法国构筑了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希特勒上台后,为了突破该防线,于1935年下令研制一种能摧毁钢筋混凝土要塞的巨型火炮。1936年,克虏伯兵工厂接受了任务,1937年提交设计方案并获生产许可。1940年法国战役结束时,火炮还未完工,直到1941年底才完成生产和设计测试。基本参数重量 :战斗全重 1350 吨,装弹时重 1488 吨。尺寸 :长 43 米,宽 7 米,高 12 米。口径 :800 毫米。炮管长度 :32.5 米,身管倍径为 40.6 倍径。最大仰角 :48 度。射程 :发射 7.1 吨的穿甲弹时,初速 720 米 / 秒,最大射程 38000 米;发射 4.8 吨的高爆弹时,初速 820 米 / 秒,最大射程 47000 米。性能特点威力巨大 :其发射的混凝土爆破弹重达 7.1 吨,装药 200 公斤,发射药近两吨。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一发炮弹穿透了 30 米厚的土地,引爆了地下弹药库。射速较慢 :每小时只能发射 3 发炮弹,射击 100 发后需更换炮管。机动性差 :全炮重且体积庞大,需拆解后用 25 节车厢运输,组装需 1400 余人奋战 3 周,还需专门铺设轨道。战争表现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1942 年 6 月,德军将“多拉”列车炮运至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战场,共发射 48 发炮弹,摧毁了苏军多个坚固防御工事,包括弹药库、堡垒等。斯大林格勒前线 :1942 年 8 月中旬,“多拉”被运往伏尔加河前线,部署在斯大林格勒以西 15 千米处,计划于 9 月 13 日向城市进行炮击,但因苏联反攻,德军匆忙撤出。华沙起义 :有资料显示“多拉”在 1944 年 8 月曾被派往华沙郊外,准备攻击城内的波兰起义军,但在做好射击准备前,起义已被镇压。结局“多拉”列车炮在二战结束后被苏军缴获并销毁。这门巨炮虽然在技术上堪称奇迹,但由于其过于庞大、机动性差、产量极少等原因,在战争中实际发挥的作用有限,未能改变战争的走向。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