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全国各地部队陆续开赴上海。中央军12个整编德械师,以及中央教导总队进入上海,上海市民夹道欢迎。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在会战中,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22万人,伤亡9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 。淞沪会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民族大义面前,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人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在这场被称为"东方凡尔登"的特大战役中,白崇禧想让桂军打出威风,6 个精锐师从广西走了两个月才到达上海,被一口气投入到了前线,结果 7天就垮了。宋子文的税警总团是一只缉私征税的非正规部队,也被投入到了淞沪战场,在苏州河以南,迎战日军最精锐的第18师团,日军7次强渡均被击退,战损比几乎是1:1,与德械师不相上下,蒋校长的中央军精锐,德械师也几乎全部投入战场,伤亡过半,主力被打残,许多黄埔年轻军官阵亡,民国海军,空军几乎全军覆没,皖军,湘军成了谢幕之战,身背斗笠,衣衫单薄的粤军和武器最差,穿着草鞋的川军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所以人们常说“粤军不死,川军不出”,从北方战场撤下来的东北军,晋绥军,西北军来不及休整,也马不停蹄的投入战斗。在没有制空权以及暴露在敌人舰队火力下的70万中国军队伤亡人数超过30万,牺牲了近千名军官,14位将军,大量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和军校毕业的年轻军官倒在了淞沪战场,老兵回忆说:一个师整整齐齐地上去,两天之后,就留下了几副伙食担子。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85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1938年5月,结束休整的国军74军,转战兰封会战。兰封会战其实就是徐州会战的延续。74军虽然经过上海和南京两战,展示出了中国军队中罕见的战斗素养,但是损失也非常重。尤其是在南京撤退之后,部队人数只有不到1万人了,经过紧急补充和几个月的训练,才初步恢复了战斗力。然而人员是补上来了,但是过江时丢失的重武器,一时半会却难以补充。因此在兰封会战时,74军几乎没有重火力,连迫击炮都不多。这样简陋的条件下,74军是如何在砀山战斗中打退装备精良的日军,并击毁对方的4辆坦克! 25日傍晚,李汉魂指挥58师和155师在78师468团策应下,向罗王方向发起强大攻势。次日,58师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再兴势,冯圣法亲临前线督战,58师士气大振,遂于中午克复罗王车站。27日,日军由罗王寨、曲兴集方面同时向罗王车站反攻,刚从58师手中接过该地防务的155师一部伤亡殆尽,车站易手。155师立即组织反击,于28日凌晨将日军击退,夺回罗王车站。而后,155师乘胜向罗王寨进攻,为了拿下这一关键据点,薛岳亲临 64军指挥所指挥,并命令58师加强何寨、范店之攻击,以牵制日军增援。次日拂晓,在国民政府军猛烈的进攻下,日军终于顶不住了,放弃罗王寨向曲兴寨、三义寨退去。从罗王寨战斗中,中国军队缴获土肥原的军刀和战马,即可见日军之狼狈。 向日军猛攻,151 旅一马当先,30分钟即突破日军第一道防线,而后攻克柴楼、蔡楼、十八寨、何寨、薛楼、宝王寺一线。而后日军虽发动反攻,302团与日军短兵相接,双方展开白刃战,74军之勇猛,团长纪鸿儒身先士卒,几次遇险,这与王耀武一再强调的国军的射击本领不如人,要发挥近战优势,不过这在很多国军将领都达成共识,但往往跳出战壕的时机未能把握得很好,因此,刚开始就出现巨大伤亡。日本27旅团在遗尸千具后向三义寨退逃,俞济时率部进行追击,逼近三义寨。 27日晨,王耀武亲率51师在第20师的 配合下先后攻克三义寨以北之杨圪壋、梁圪壋一线。这是三义寨外围最后一道防线,日军不甘心失败,派出步兵、骑兵在6架飞机掩护下疯狂反扑,在20师增援下,51师士气大振,将日军击退。在激战中,51 师、20师共伤亡1,000多名官兵。#历史 #兰封战役 #兰封会战 #兰封会战旧址 #兰考李春亮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9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50
第4次会战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也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会战之一。 一、背景与战略意义 - 时间:1938年1月至5月 - 地点: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地区 - 战略地位:徐州是津浦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汇点,控制南北交通命脉 - 日军目标:打通津浦线,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为进攻武汉做准备。 二、双方兵力与指挥 - 中国军队:约60万人,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统一指挥 - 日本军队:约24万人,包括华中派遣军和华北方面军各一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 - 日军优势:装备精良,机械化程度高,掌握制空权 三、主要作战阶段 1. 初期防御(1-3月):中国军队在淮河两岸顽强阻击日军北上; 2. 台儿庄大捷(3-4月): 日军濑谷支队进攻台儿庄, 中国军队孙连仲部死守台儿庄;- 李宗仁下令全线反攻,歼灭日军1万余人。- 这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最大胜利之一 3. 徐州突围(5月): - 日军增兵后形成合围之势 - 中国军队主动撤离徐州 - 成功保存有生力量,为武汉会战赢得时间。 四、结果与影响 - 军事结果:徐州最终失守,但中国军队有效牵制日军精锐 - 战略意义:-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亡国论"的妄想,- 为武汉会战争取了宝贵时间,- 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 - 五、双方伤亡人数:中国军队伤亡约10万人,日军伤亡近3万人。 六、我军阵亡将军名单(共11位将官) 1、国军41军122师王铭章师长,四川新都人,被追赠为陆军上将; 2、国军51军114师方叔洪师长,山东历城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3、国军48军173师周元中副师长,广西明江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4、国军27军23师 李必藩师长,湖南嘉禾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5、国军27军23师黄启东参谋长,湖南平江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6、国军41军122师 赵渭滨参谋长,四川成都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7、国军41军124师邹绍孟参谋长,四川荣县人,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8、国军51军114师340旅扈先梅旅长,河南安阳人,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9、国军13军4师23团陈纯一团长,湖南新宁人,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10、国军13军89师529团罗芳珪团长,湖南衡东人,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11、
00:00 / 05: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7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