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张惠妹把《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唱响大江南北时,K歌房里总有人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撕心裂肺地把这首歌唱起,唱的是歌,说的是心里话,想要传达的是内心最想说的话。 台湾作家李欣伦今年也出了跟这首歌同名的书籍《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书中讲述的都是关于女子的故事,或许看的时候我们能够跳开局面,仿佛在看另一个人的人生,细品之后,其实字字都关于你我她。 看这本书的时候,笔触间,我们都可以察觉到一种平静。可是,越是平静之下,我们越是觉得很压抑。因为那是一种无能为力,仿佛我们身陷泥沼,无论你怎么挣脱,我们都逃不出来。甚至,挣扎得越厉害,反而会陷得越深。 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更像是一句还没说完的话,可是,下一句话的内容,你是否有勇气把它补充完整呢? 从古至今,“母凭子贵”的思想从古代帝王到平民百姓都是如此。所以对于很多女子而言,一举得男仿佛可以证明她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如果生的是女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不仅女孩子会哭,母亲也会哭泣。哭自己的不争气,哭肚子的肚子的不争气,哭命运的不争气。哪怕在今天医学已经向我们表明,生男生女并不是由女子决定的。 从结婚,到怀孕,到孩子出生之前,大家对你的祝福都是“早生贵子”,却没有人说“早生贵女”,所以哪怕你很怀疑,这种祈愿式的祝福是否真的会让你生一个男孩子出来。所有人依旧选择默默地笑纳。 然后孩子出生,如果是女孩子,或许你便收不到别人的祝福了,虽然大家嘴里还是说,没事,过几年再生个男孩,凑个“好”字,然后就各自离开了。 从头到尾,没有关注你刚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出来,也很少有人体谅你的筋疲力尽。 曾经的你,什么都想要。明媚的自己,优秀的自己,幸福的自己。上学时,成绩优秀的自己;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的自己;谈恋爱的时候,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结婚后,幸福美满的自己。那些都是我们从小到大生出来的对生命的各种美好的追求。 书中的女子,读者虽然心酸,但是却依旧勇敢。仿佛,除了勇敢,我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了。毕竟,每一个当初做出的决定,我们都得用往后余生来负责任。 或许在女儿出生的那一刻,母亲眼角流出来的泪水中,有一部分是害怕女儿以后会如她一般,甚至可以预测,往后余生,女儿注定会被儿子活得更辛苦些。 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我们才能不说“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我们才能说,原来我可以对很多事情有期待呢?
00:00 / 04: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2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3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3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