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0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2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0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6: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90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中国历史上的408位皇帝。隋炀帝杨广 中国自秦始皇称帝至清末溥仪退位,共历经408位皇帝。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既是一位富有雄才大略、开创了多项影响深远大业的君主,也是一位因急功近利、滥用民力而最终导致王朝覆亡的悲剧人物。 👑 早年与即位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自幼聪慧,仪表出众。开皇八年(588年),年仅二十岁的杨广担任行军元帅,统率大军南下平定南陈,虽然实际指挥由高颎等名将负责,但这次经历提升了他的威望。此后,他通过矫饰仁孝俭朴的形象,博得文帝和独孤皇后欢心,最终取代长兄杨勇成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驾崩,杨广即位,次年改元大业。 💪 雄心与功业 杨广在位期间,以极大的魄力推行了一系列宏大工程和政策。他营建东都洛阳,使其成为新的政治经济中心;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极大地促进了后世南北交通与经济联系;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拓宽了选官途径;此外,他还遣使开拓西域,安定北方边疆。 😞 暴政与覆亡 然而,杨广急于求成,在短短数年内连续兴办多项巨型工程(如修建洛阳、开凿运河),又连续三次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征发民夫数百万,导致“天下死于役”的惨象。他本人生活极尽奢侈,多次巡游,特别是三下江都,耗费无度。沉重的徭役、兵役和残酷的剥削使得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隋朝灭亡。 📜 历史评价 隋炀帝是一位功过都极为鲜明的皇帝。他主导的大运河和科举制,无疑是对中国历史有长远积极影响的举措。但其急躁残暴的统治方式,却使国家和人民无法承受,最终导致政权迅速崩溃。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和考古发现(如扬州曹庄隋炀帝墓的发掘),学界也倾向于更全面地看待其功过,认为其形象被后世唐朝史官在一定程度上刻意贬低和“妖魔化”了。 #隋炀帝杨广 #历史人物科普#隋朝#历史人物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