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宝宝1周前
为什么要生孩子?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 为了付出与欣赏 共度一段难忘的经历。 - 胡适先生曾写给儿子的一封信是这样写的 养育你,并非恩情 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 反而,我要感谢你, 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母亲 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 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 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 你并不因我而来, 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 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 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 在宝宝没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曾经。的我一样有过望子成龙为自己争光、期待他们日后回报的“私心”时刻。 可是当宝宝来到这个世间我才发现,我不需要他的任何回报,也不用他以“爱”之名,感恩戴德我所有的付出。 - 就好像我也不曾问过他是否愿意 就一厢情愿地把他带来这个世界啊 他的到来带给我了许多快乐和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并让我重新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他是独立的个体,不应带着负担前行 能成为我的孩子让我有机会和他一起同行 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 如果一定要寄希望于他 那就希望他一生平安顺遂、健康快乐。#带娃日常 #带娃生活 #vlog日常#人类幼崽成长记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
为什么国家前途越来越光明,而个人却越来越迷茫? 原因并不是感知错位,而是我们正站在一次历史性的经济断层线上。 一方面,大国的宏观曲线在不断向上——产业升级、科技突破、制造业回暖、出口领跑,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长周期红利”;另一方面,普通人的生活却处在旧周期退场、新周期未完全接住的夹层里。房地产、基建、外贸这三驾马车无法再提供过去那种“高就业、高现金流”的安全感,而高端制造、AI、新能源等新产业虽增长迅猛,却吸纳不了足够多的劳动力,也无法立即把红利分配到所有人身上。 于是,国家和个人的感受出现了罕见的错位: 宏观在上升,微观在下沉;大盘很亮眼,个体却在薄冰上行走。 但这并不是衰退,而是转型必经的阵痛。历史上所有完成产业跃迁的国家,都经历过类似的“迷茫期”。当旧周期还着债、新周期尚在生长时,个体的压力最重、落差感最强。 然而,趋势不会逆转,也不用逆转。大势的方向已经确定,而个人能做的,是在这段过渡期里稳住自己该稳的,调整自己能调整的,让脚下的那一步尽量踏得更实。 宏大的未来和具体的个人,并不是对立面,它们之间隔着的只是一个尚未完全结束的转型周期。冰很厚,但春天已经在暗处开始解冻。#时代变迁 #经济 #宏观经济#政策解读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7: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