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1
00:00 / 08: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1
#疯狂的脑洞狂想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如果非要一个直白的答案 那么:上班,本质上就是出售你生命中的一段宝贵时间,以换取让你生命其他部分得以运转的货币。 但这太冰冷了。让我们把它拆开,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 1. 生存的基石(最现实的层面)    它是你房租、房贷、三餐温饱、奶茶自由和网络流量的直接来源。 它构建了你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让你从“生存”的线上暂时安全。 这是最朴实无华,也最无法反驳的意义。 2. 社会时钟的刻度(最无奈的层面)    它用通勤、打卡、会议和KPI,为你看似漫长而无序的人生,强行划分了节奏和章节。 它回答了“你今天要做什么”以及“你在这个社会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抵御了“无所事事”所带来的巨大虚无感。 3. 人际的微缩星球(最复杂的层面)    公司是一个强制性的社交场。 在这里,你会遇到赏识你的贵人、并肩作战的战友、让你头疼的对手和难以理喻的“戏精”。 你在这里练习合作、忍耐、沟通与拒绝。 它逼着你磨平一些棱角,也长出一些新的铠甲。 4. 自我价值的投影仪(最不确定的层面)    工作提供了“成就感”的可能。 完成一个项目、解决一个难题、得到一句认可,那种“我对世界有用”的瞬间感受,是金钱难以衡量的精神报酬。 但它也很脆弱,常常被重复、琐碎和无法理解的指令击得粉碎。 所以,更清醒的认识是: 别把上班的意义拔得太高。 它很少是“实现梦想”本身,更多时候,它是你为梦想、为生活、为“不发疯”而积攒弹药的兵工厂。 它的意义,不应该由公司、老板或社会来定义,而应该由你来赋予: · 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付费的修炼场 赚取薪水的同时,偷师技能,积攒资源 为将来某天的“拍桌子走人”做准备。 · 你也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观察人性的实验室 这里的样本之丰富,远超任何戏剧。 · 你更可以把它看作一种“能量交换” 用8小时的精神内耗,换取下班后和周末那份理直气壮的、属于自我的、真正的生活。 结论是: 上班本身可能毫无意义,就像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但我们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姿态去推。 你可以骂骂咧咧地推,可以面无表情地推, 也可以像我们之前讨论的“发着疯”、唱着歌、给自己脑补一出史诗大戏地去推。 找到那个能让你心安理得地完成这场交换的理由 然后,保护好你下班后那个鲜活、发疯、真实的自己。#拒绝emo请你快乐 #拒绝内耗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8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80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7
00:00 / 17: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12
00:00 / 06: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