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
00:00 / 06: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4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
最近,原国家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十六届财新峰会再次提及房地产税,网络上议论纷纷。有人说,根据楼继伟说法,房地产税已是“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会落下,房价会随着房地产税落地,达到新低。 我认真研读了楼继伟的演讲及交流发言材料,总结其本次峰会上输出的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房地产市场低迷,需继续保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中国房地产虽已不太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但存有对宏观经济长期拖累的风险。由于房价下行,居民对房价预期就会减弱,导致拖累消费增长,增强通缩的趋势,因此,需继续保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另外,政府出资收回一部分积压房产,也需要维持扩张性财政政策。 第二、房地产模式转型需进行结构性改革,即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 自从中央提出“房住不炒”开始,房地产模式已在逐步转型,存有重大弊端的房地产预售制正在逐步转换为现售制等。但房地产模式转型最重要的结构性改革是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通过结构性改革促使近3亿农民工选择在城市定居,这将极大地释放大量需求,提振消费和投资,提振房地产市场。只是这个改革,还有很多痛点难点需要克服。 第三、由于土地收入下行,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加大。要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需要进行财税改革。而财税改革一方面要提高中央事权和支出比重,另一方面要完善地方税和直接税体系,增加地方财力。而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一个税种,但由于房地产下行推行比较难,等到合适时机还是应该“适时推出”。 以上观点,无论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还是户籍或土地制度改革,都是稳楼市、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政策。而在财税改革里提到房地产税,楼继伟的原话是:“房地产税的特征是,和当地的房地产价值及公共服务有关,当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越好,房地产价值跃升,税收越高,两者是激励相容的,所以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税种。”是说当房地产价值跃升时,要通过房地产税来收取城市公共服务的收益,而房地产价值下行,还上哪去收取这个收益呢? 经过以上解读,你们还认为房地产税会成为现阶段的“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吗?欢迎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地产 #房产知识 #房产知识分享 #热点 #房产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16: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创新药行业深度解读!从市场现状本土优势,到出海成果未来机遇! 今天咱们聚焦一个越来越有全球话语权的赛道 —— 创新药行业,用大白话拆解市场现状、本土优势、出海成果和未来机遇,帮普通投资者抓准核心关注点。 一、市场现状:研发 “量” 够了,“质” 还在升级 先看一组关键数据:2024 年中国在研创新药管线有4804个,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的 5268个;2019 到 2024 年,上市创新药从 53 个涨到 85 个,年均增长约百分之十,说明咱们研发“产能”在提速。 二、本土优势:资金、政策、人才 “三驾马车” 托底 创新药研发烧钱又耗时,咱们能快速追赶,靠的是三大优势: 第一是 “钱袋子” 稳了。过去创新药主要靠融资,现在对外授权(BD 交易)成了重要现金流来源 ——2025 年上半年,BD 交易首付款占企业融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八,而且高价值交易越来越多,比如首付款超 1000 万美元的交易,2025 年占全球的百分之三十一,十年前这一比例才百分之一。 第二是政策 “扶上马送一程”。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方案,到临床试验审评压缩到 30 个工作日,再到医保商保协同买单,政策始终聚焦 “真创新”,帮企业降低研发和商业化风险。 第三是 “人才红利” 显著。头部药企比如百济神州,研发团队里硕博占比超六成,恒瑞、贝达等也超四成;而且咱们医药工程师规模是美国的2倍,年薪却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成本优势明显。 三、出海成果:从 “借船” 到 “自主”,ADC、双抗成 “王牌” 中国创新药出海已经走过三个阶段,成果越来越亮眼: 第一阶段 “借船出海”,主要靠对外授权(license-out)。比如三生制药把一款双抗授权给国际巨头,首付款就达12.5亿美元;2025 年上半年,这类交易总额已经超过 2024 年全年,其中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和双抗是最受国际认可的 “王牌技术”。 第二阶段 “自主出海”,企业开始自己做国际临床,还流行“NewCo 模式”—— 在海外成立新公司,把药物海外权益授权给新公司,既能拿首付款,还能持有新公司股权,比如恒瑞就通过这种模式推进 GLP-1 药物出海。 第三阶段 “全球化销售”,目标是抢占欧美高价值市场。 #创新药 #价值投资 #行业解读 #财经 #投资分析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6: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