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5: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贵金属的重大重估:黄金与白银的投资论点 全球资本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传统的60/40股债组合避险功能失效,资本正加速从估值过高的股票与疲弱的债券市场撤出,流向黄金与白银等“硬通货”资产。迈克尔·奥利弗(Michael Oliver)指出,这场“硬资产时代”的来临,是财富保值逻辑的必然结果。 黄金:结构性牛市仅过半 自2015年低点以来,黄金已上涨约四倍,但与历史上两次八倍涨幅的牛市相比,当前仍处中场。若延续这一规律,金价有望冲向8500美元。更关键的是,黄金相对主要股指已出现突破,标志资本正从泡沫化股市流向真实价值储藏资产,预示贵金属板块的长期优势。 白银:被压抑的世代级机遇 相较黄金,白银的重估潜力更为惊人。其长达数十年的盘整形态,类似铜与铅在爆发前的走势。市场对白银的系统性低估,为未来的暴涨奠定基础。奥利弗已将白银目标价上调至100–200美元,认为其可能在未来数季内实现。 技术催化剂:白银/黄金比率的突破 白银相对黄金的比率正接近关键的1.31%关口,一旦突破,将触发白银独立上涨行情。这一信号历来预示贵金属牛市进入最激进阶段。 投资策略:从黄金转向白银板块 奥利弗建议,将资产配置重点转向白银及相关标的,尤其是被严重低估的白银矿商。其股价往往在白银进入“暴走模式”后实现远超本体的涨幅,相当于“以一折的价格买白银”。 结语 债券失效、股市泡沫化,资本正重返真实价值。黄金的征程未止,白银的爆发在即。当白银/黄金比率突破时,贵金属市场的“新货币现实”将全面开启——时钟已经开始滴答作响。#黄金#白银#贵金属投资 #投资策略
00:00 / 07: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8
战略分析:全球宏观经济转型及其对贵金属市场的影响 基于安迪·谢克特曼观点精要版(完整版yt同名频道自取) 全球贵金属市场正处于深度重估前夕,白银与黄金的战略地位正在被主权国家、机构资本与宏观政策力量重新定义。 1. 白银:爆发前的火药桶 白银市场的脆弱性源于极度紧张的实体供应链、高度再抵押的合约体系,以及主权需求的激增。LBMA、COMEX 等主要交易所库存持续紧缩,交割量异常偏高。与此同时,美国将白银列为“关键矿产”,中国进一步收紧出口、并直接在南美以溢价抢购银矿石,揭示白银从工业金属向“战略资产”转变。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也在低调囤积白银,全球资源争夺战已经展开。 2. 黄金:机构范式大转移 黄金需求的驱动力已从散户投机转向中央银行与大型机构的战略配置。华尔街传统的“5%黄金配置”已被彻底颠覆,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等机构建议 20–25% 的黄金仓位。全球央行的持续买金被称为“缓慢的全球实物挤兑”,为金价提供强韧底部。黄金正在从“避险资产”重新回归为“核心货币资产”。 3. 美国战略:推动美元可控贬值 美国可能正在推动一个统一的宏观战略:利用黄金重新定价来促进美元贬值,以重振国内制造业。其核心包括: 1)稳定币必须以美债为抵押,制造巨额国债需求; 2)稳定币发行商将收益投入黄金与比特币,形成供应链脱媒; 3)黄金价格上升被用于削弱美元并支持长期国债; 4)美国计划在 2026 年对黄金重新估值,这可能成为美元体系重构的关键一步。 4. 全球体系裂解 全球去美元化加速,本币与黄金结算正在形成替代体系。西方经济体的“K 型复苏”加剧贫富差距与社会不稳定,政府通过数字身份、审查、央行数字货币加强控制,反映出现有体系难以维持。 5. 市场情绪与财富迁移 “聪明钱”(机构、内部人、央行)正在抛售股票、持有创纪录现金,并加速囤积实物金银。大众却在高位加杠杆押注股市,尚未意识到货币体系正在转向。即便仅有极小比例的资金流入贵金属,也足以引发市场的颠覆性重估。 结论 我们正处于一场货币时代的更替中。黄金与白银已不仅是避险工具,而是未来新货币体系的核心锚定资产。对投资者而言,顺应这一结构性转型调整资产配置,不再是选择,而是生存策略。#白银 #黄金 #投资 #贵金属
00:00 / 05: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04
00:00 / 10: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90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