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名人大咖 #宣传正能量 #历史 数学界的"扫地僧":陈省身如何影响半个世纪的中国数学? 提起中国数学,你可能先想到华罗庚、陈景润,但有位"幕后大佬",不仅自己站在微分几何之巅,还培养出丘成桐、吴文俊这样的顶级数学家——他就是被国际学界称为"微分几何之父"的陈省身。 1911年出生于浙江嘉兴的陈省身,15岁就考入南开大学数学系,是班上最小的学生。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放弃国外优渥条件,辗转来到西南联大任教。那时的联大校舍简陋,常遭日军轰炸,他却在防空洞旁的临时教室里,把复杂的微分几何讲得生动有趣,台下的学生里,就有后来的"中国拓扑学第一人"吴文俊。这段经历,也让他坚定了"中国要出数学大师"的信念。 在学术上,陈省身的成就堪称"改写教科书"。他创立的"陈示性类"理论,就像给数学和物理界配了把"万能钥匙",后来物理学家用它研究规范场论,直接推动了粒子物理的发展;他证明的"高斯-博内公式",更是让微分几何研究进入全新阶段。1984年,他成为首位获国际数学最高奖"沃尔夫奖"的华人,评语称他"影响了整个数学领域"。 比起自己获奖,陈省身更骄傲的是培养出"群星璀璨"的弟子。1949年,他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时,发现了来自香港的少年丘成桐,不仅免了他的学费,还亲自指导论文。后来丘成桐27岁证明"卡拉比猜想",成为首位获"菲尔兹奖"的华人,他常说:"没有陈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而他在西南联大教过的吴文俊,后来创立"吴方法",成为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领域的双料大师。 常有人把陈省身和华罗庚、陈景润对比:华罗庚擅长在多个数学领域"开疆拓土",从数论到应用数学都有突破;陈景润则以"啃硬骨头"著称,耗尽心血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而陈省身更像"战略家",他搭建起微分几何的理论框架,还为中国数学培养了一代代接班人。1985年,他在南开大学建数学研究所,80多岁仍每天去办公室,直到2004年逝世前,还在说"要让中国成为数学大国"。 如今,中国数学界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背后离不开陈省身的铺垫。他用一生证明:真正的大师,不仅能自己攀登高峰,更能为后来者架起云梯。当我们谈论中国数学的辉煌时,不该忘记这位"幕后大佬"——他才是真正点亮中国数学星空的人。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2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38
00:00 / 07: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4
00:00 / 39: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43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