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3
00:00 / 29: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11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00
00:00 / 1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31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2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8: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
庐苔根3月前
《夏日游无想山摩崖石刻记》 无想山者,金陵南隅之幽境也,山名承禅意,肇自南唐名臣韩熙载隐读。值溽暑,入其林壑尤美处,百步云梯逶迤而上,浓荫蔽日,蝉噪隐约泉声。石观音阁翼然踞于途中,再循云梯,日光已灼灼,斑驳洒落石阶。周遭石刻三处,鼎峙成势,古印苍苔,乃因明代溧水知县王从善留铭,曰“丹鼎”、“凤泉”与“污尊铭”,造化留痕,人文点化,于此夏山更添古意幽情:仰观“丹鼎”竖勒,色如渥丹,形肖古鼎浑厚,宛然天工铸就神物,暑气顿消;俯察“污尊铭”之石,廿九字隐苔痕,大篆古意苍茫,唐风宋韵,恍若先民凿石为樽、举酒邀月之遗意,沁人幽思。至于喻德政润物之“凤泉”二字,浑如鸾翼舒展,泠泠刻于泉眼之侧,清流自石罅汩汩涌出,其声清越,犹如鸣凤振翅之清音,掬之入口,凉冽入心,诚消夏之琼浆。 此胜景常见雅士寻古探幽,不乏白发翁媪拄杖流连——或掬泉濯面者忘归,或憩荫抚碑者凝神:岩壁墨痕斑驳,乃岁月深情之吻;俯仰之间,怀千古之思自胸中升腾,不绝于眼底至心间。 已而夕照熔金,遍染林岫,暑气稍褪。人影散于山径,鸣禽归于深树。然则石刻苔痕静对夕晖,默守春秋,惟山风时来,摩挲如诵古谣,阵阵清凉,可涤净胸中溽热尘埃。 人知探幽访古之乐,而不知摩崖不语,于夏山中自有其清凉之乐;人知石刻为前代所遗,而不知其精神实与山灵共老,历暑寒而愈显沉静。坐对丹鼎之沉厚,倾听凤泉之清泠,默诵污尊之古铭——此中真意,非独记炎夏游踪,实乃天地文章,得古今心印、片片清凉。 [注:感谢吴大林、潘惠明、傅章伟、刘诗春和吴建溧等各位老师对溧水历史文化的发掘与保护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抱拳]] 2025年夏,庐苔根在腾讯元宝和Deepseek的协助下编辑而成,感谢关注#苔痕陋室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3
00:00 / 07: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37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