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时代的社交礼仪 AI登场风头劲,世界格局悄然新。 大家好,我是余井,带你看懂AI,不烧脑也能追得紧。 《AI 时代的社交礼仪》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面临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接收到他人分享的AI生成内容时,我们的感知与互动模式正在发生改变。 传统的信息交流范式中,文字创作往往被视为一种高成本的智力活动,它代表着“思考的证明”(proof of thought),即创作者投入了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度思考。因此,阅读行为通常被视为一种相对轻松的信息获取过程。然而,随着AI技术的普及,这一平衡被彻底打破。AI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和极高的效率生成大量内容,使得“写作”的门槛几乎消失。这导致信息的验证和价值判断的责任,从创作者转向了读者。读者在面对一段AI生成的内容时,必须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去甄别其有效性与价值,这无形中增加了接收者的认知负担,有时甚至会产生被信息过载所侵扰的感觉。 这种新出现的挑战,促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在AI时代下的社交礼仪。当我们在与他人分享AI辅助生成的内容时,以下几项原则可以作为新的行为准则: 首先,秉持“征得同意”的原则。在向他人发送未经人工筛选的AI生成内容之前,建议先行询问对方的意愿。例如,可以坦诚地告知对方这是一段由AI辅助生成的内容,并询问对方是否有兴趣阅读。这不仅体现了对他人时间和注意力的尊重,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认知强加。 其次,强调“信息透明度”原则。如果必须分享AI的原始输出,最佳实践是附上生成该内容的原始提示词(prompt)。提示词是人类智慧与AI工具结合的起点,它能有效证明发送者在信息生成过程中的主观贡献与思考框架。通过这种方式,接收者不仅能看到结果,更能理解其背后的思考脉络,从而更有效地评估信息的价值。 最后,鼓励“人机共创”原则。最理想的沟通方式并非简单地转发AI的原始输出,而是将AI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对生成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提炼和个性化解读。通过加入自己的洞见、观点和修饰,使最终呈现的内容既包含了AI的效率,又承载了人类的温度与智慧。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提升沟通的质量,也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发送者自身的价值。 总而言之,AI时代的新型社交礼仪,其核心在于尊重他人的认知资源,并确保每一次的信息分享都具备清晰的价值主张与人类贡献。这不仅是技术革新的要求,更是维系高质量人际沟通的基石。 #AI #尊重 #社交 #写作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8: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