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宝藏级博物馆!原来青瓷有这么多门道🔥》 🏺龙泉青瓷博物馆|千年瓷都的宝藏打卡地💚 📍来龙泉旅行,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龙泉青瓷博物馆! 这里是全国第一座以青瓷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分分钟带你穿越回千年前的窑火世界🔥 ✨亮点看点 1️⃣ 千年历史 龙泉青瓷烧造始于东晋,宋元时期更是“走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博物馆里,你能看到不同时期的瓷器,从粗犷厚重到温润如玉,每一件都能看见时光的印记。 2️⃣ 镇馆之宝 超推荐一定要看“梅子青”“粉青”系列,釉色像湖水一样通透,近看还有“开片”纹路,太美了!📸怎么拍都自带滤镜。 3️⃣ 互动体验 馆里有拉坯、上釉的体验区,超适合亲子或情侣打卡!动手试一试才知道匠人的不易,失败了也很有趣哈哈🤣 🛠️实用tips ✅ 位置:龙泉市剑池东路339号(市中心过去很方便) ✅ 门票:免费!但要提前预约 ✅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记得避坑) ✅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边逛边拍照很惬意 ✅ 拍照点:馆外的青瓷主题雕塑+馆内展厅光影很美,推荐穿浅色衣服更出片! 🍵周边顺路玩 可以去附近的宝溪乡看看龙泉窑遗址 市区还有卖手工青瓷的小店,买点茶具或香炉,真的太治愈了! 💬一句话总结: 来龙泉青瓷博物馆,既能涨知识,又能出美照,还能亲手体验陶瓷的魅力。真的很适合做一场“历史与美学”的一日小旅行! #博物馆 #青瓷 #旅行 #龙泉市 #这是我的非遗献礼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明代镇墓兽青瓷雕塑, 艺术之魂与文化之韵的完美融合。 军旅苍鹰 微博物馆。 明代青瓷镇墓兽(之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镇墓兽作为古代丧葬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人们对死后世界的信仰与祈愿。尤其是在明代,随着青瓷工艺的繁荣与发展,镇墓兽青瓷雕塑成为这一传统的璀璨篇章,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收藏家与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一是青瓷的艺术魅力与明代陶瓷工艺的巅峰 青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代表,以其淡雅的青绿色泽、细腻的釉面和坚韧的质地闻名于世。明代青瓷在技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釉色均匀、光泽柔和,雕刻细腻,造型生动。镇墓兽青瓷雕塑在工艺上体现出匠人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论是兽的鬃毛、角、爪,还是其威严的表情,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二是雕塑造型:威严与灵动的完美结合 明代镇墓兽青瓷雕塑多以狮、虎、麒麟等神兽为题材,造型雄伟威武,线条流畅,充满生命力。雕塑中既有神兽的威严气概,也融入了巧妙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其既具有守护的象征意义,又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动物的动态姿态与细腻的肌理刻画,彰显出工匠们对自然的观察与理解,也让这些青瓷兽仿佛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三是文化寓意:驱邪镇墓的神圣使命 从文化角度看,明代镇墓兽青瓷雕塑不仅是装饰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它们象征着驱邪避凶、守护亡灵的神圣使命,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信仰。青瓷镇墓兽在墓葬中的位置,寓意着对逝者的尊重与祈福,也反映出明代社会对阴阳五行、天地鬼神的崇拜与敬畏。 四是艺术与风俗的完美结合 明代青瓷镇墓兽的出现,既是陶瓷工艺的巅峰之作,也是风俗文化的生动体现。它们在形式与功能上完美结合,既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也符合当时的宗教信仰与丧葬习俗。这些青瓷雕塑的线条流畅、色泽淡雅,既彰显出明代陶瓷艺术的高超技艺,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 明代镇墓兽青瓷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其精湛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生动的造型,使其在收藏界享有盛誉。欣赏这些青瓷兽,不仅能领略明代陶瓷工艺的辉煌,也能感受到古人对于生命、死亡与天地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对阴间世界的敬畏。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艺术桥梁,青瓷镇墓兽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其独特的光彩,吸引着世人去探索、欣赏和珍藏这一段辉煌的文化记忆。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明代镇墓兽青瓷雕塑, 艺术之魂与文化之韵的完美融合。 军旅苍鹰 微博物馆。 明代青瓷镇墓兽赏析(之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镇墓兽作为古代丧葬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人们对死后世界的信仰与祈愿。尤其是在明代,随着青瓷工艺的繁荣与发展,镇墓兽青瓷雕塑成为这一传统的璀璨篇章,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收藏家与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一是青瓷的艺术魅力与明代陶瓷工艺的巅峰 青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代表,以其淡雅的青绿色泽、细腻的釉面和坚韧的质地闻名于世。明代青瓷在技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釉色均匀、光泽柔和,雕刻细腻,造型生动。镇墓兽青瓷雕塑在工艺上体现出匠人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论是兽的鬃毛、角、爪,还是其威严的表情,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二是雕塑造型:威严与灵动的完美结合 明代镇墓兽青瓷雕塑多以狮、虎、麒麟等神兽为题材,造型雄伟威武,线条流畅,充满生命力。雕塑中既有神兽的威严气概,也融入了巧妙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其既具有守护的象征意义,又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动物的动态姿态与细腻的肌理刻画,彰显出工匠们对自然的观察与理解,也让这些青瓷兽仿佛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三是文化寓意:驱邪镇墓的神圣使命 从文化角度看,明代镇墓兽青瓷雕塑不仅是装饰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它们象征着驱邪避凶、守护亡灵的神圣使命,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信仰。青瓷镇墓兽在墓葬中的位置,寓意着对逝者的尊重与祈福,也反映出明代社会对阴阳五行、天地鬼神的崇拜与敬畏。 四是艺术与风俗的完美结合 明代青瓷镇墓兽的出现,既是陶瓷工艺的巅峰之作,也是风俗文化的生动体现。它们在形式与功能上完美结合,既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也符合当时的宗教信仰与丧葬习俗。这些青瓷雕塑的线条流畅、色泽淡雅,既彰显出明代陶瓷艺术的高超技艺,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 明代镇墓兽青瓷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其精湛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生动的造型,使其在收藏界享有盛誉。欣赏这些青瓷兽,不仅能领略明代陶瓷工艺的辉煌,也能感受到古人对于生命、死亡与天地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对阴间世界的敬畏。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艺术桥梁,青瓷镇墓兽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其独特的光彩,吸引着世人去探索、欣赏和珍藏这一段辉煌的文化记忆。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军旅苍鹰 微博物馆。 宋代耀州窑青瓷雕塑凤形灯台展示。 长度16厘米,高度22.5厘米。 耀州窑青瓷凤形灯台,是宋代陶瓷雕塑工艺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以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更以丰富的文化寓意彰显了宋代社会的审美取向。站在欣赏的角度,这件作品令人心生敬仰,也引发我们对历史与美学价值的深思。 “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仪天下意指吉祥的征兆,源于古代传说中凤凰来舞的祥瑞之象,象征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吉兆,亦象征高贵与神圣的降临,常用于描述非凡的吉兆或预示盛世安宁。体现中国古代对祥瑞的崇拜。站在凤型灯台面前,使我们仿佛看到那晨光初绽, 宫阙在朝霞中逐渐苏醒, 金砖玉瓦熠熠生辉, 彰显出的是皇家气派。 皇后凤冠霞帔, 款款而来, 如仙子凌波, 步步生莲, 尽显母仪天下之威严。 整体造型建硕而精巧,高洁又神圣。局部装饰有鱼鳞纹,羽翼纹,絲毛纹,细腻而又写实。凤头的设计独特,凤冠高耸,凤耳突出,凤羽线条细腻,翅膀翎毛生动自然,仿生效果极佳,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在工匠刻画的延展中,生动地展现出了耀州窑工匠的高超技艺与雕塑功底。这种设计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充满艺术美感,令人赏心悦目。 这件作品见证了宋代陶瓷工艺的高峰。耀州窑以其独特的技艺和丰富的纹饰闻名天下,油灯作为日用器物,融入了艺术元素,彰显了宋代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它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文化的载体,传递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观。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审美取向,它体现了古代工匠对自然的模仿与再创造的能力,也彰显了宋代追求雅致、和谐的审美理念。 耀州窑青瓷凤型灯台的展现,是对宋代陶瓷艺术的深刻挖掘,也是对传承千年的中华美学文化的一次展陈。它的美不仅在于工艺的精湛与文化的深厚,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吉祥寓意和审美追求。欣赏它,不仅是对古代工艺的敬仰,更是对那个璀璨时代的致敬。它如一束光,照亮过去,也启迪未来,彰显出了中华民族的大国风范,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湖南博物院之七:青瓷俑,古人的LABUBU? 湖南博物院收藏了丰富的青瓷俑,以岳州窑产品为主,从三国至唐代,涵盖庖厨、文吏、武士、乐伎、生肖神等多种题材,兼具艺术性与史料价值。它们不仅反映古代湖南的制瓷工艺,更揭示了社会结构、文化融合与生死观念。最为重要的有如下几件: 1. 三国青瓷庖厨俑 :2002年益阳梓山湖出土,为三国时期明器,生动再现了当时“饭稻羹鱼”的饮食文化。头戴冠帽的厨师正于案板切鱼,细节刻画逼真,被网友戏称为“摸鱼”表情包原型。反映湖南从渔猎转向农耕的饮食变迁,佐证《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鲊鱼等烹饪方式。 2. 西晋青瓷对书俑 1958年长沙金盆岭9号墓出土,为西晋永宁二年(302年)校书吏形象,全国孤品。两俑头戴进贤冠,相对跽坐,手持竹简与板子,中间书案陈列砚台、笔架等文具,再现古籍校对场景。体现西晋文官制度及“不诬古人,不惑来者”的严谨治学精神。 3.  唐代青瓷伎乐俑 1976年长沙咸嘉湖唐墓出土,初唐刺史级官员陪葬品,展现私家乐队风貌。五尊女性乐伎跽坐演奏,着袒胸窄袖襦、百褶裙,手持筚篥、腰鼓、箜篌等胡汉融合乐器。印证《新唐书》中“王公贵戚竞奏新声”的记载,体现唐代国际化的音乐文化。 4.唐代青瓷十二时神俑(生肖俑) 1976年长沙咸嘉湖唐墓出土,初唐官员墓葬陪葬品,现存8件(缺马、羊、猴、鸡)。兽首人身,坐姿盘腿,高14-16厘米,釉面开片,属岳州窑典型风格。象征时辰守护与辟邪功能,反映唐代“事死如事生”的葬俗。缺失原因或为盗掘、礼制限制或地域习俗简化。 5.唐代青瓷千秋万岁佣 1976年长沙咸嘉湖唐墓出土,初唐官员墓葬陪葬品,名称源自《抱朴子》“千岁之鸟,万岁之禽”,寓意死者灵魂不朽,家族世代绵延。主体为人面与鸟身结合,男性形象为“千秋”,女性形象为“万岁”。#博物馆 #文物 #让文物抖起来 #传承文化 #长沙旅游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