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8: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76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总在成为大人的路上 过度自我分析是在喂养假性自体 我们的存在是围绕感受展开的,欢欣、苦痛、悲哀、愤怒都是真我的表达,因为这些感受,我们真实地觉得自己在活着,是个活人。 真性自体是敞开自我去拥抱世界,去爱、去创造;假性自体则是为了保护真性自体产生的躯壳,是防御工事。 过度自我分析是在让这个躯壳更加坚硬。如果自己的每一份感受都要找到原因、都要分析地头头是道、明明白白,那么我们将会离感受越来越远,与真实的自己越来越疏离。 我们内化了一个评判者,ta在对我们不断地指手画脚。我们被割裂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在争斗。而争斗的结果是,我们越来越割裂,我们的内在变成一张张碎片,难以聚合。 伴侣没及时回复信息,你开始分析,为什么自己这么在意,自己是不是焦虑型依恋?是不是缺少镜映?这是移情了吧?这是在强迫性重复某种关系模式吗?…分析到头昏脑胀…像在迷宫里迷了路。 越分析,越紧绷,越没有头绪,因为感受不像数学题,有一个固定答案,我们要学会耐受模糊的苦、享受模糊的美。 所以不妨放下头脑的执念,观察一下自己的感受。焦急的、期盼的、渴望的?害怕的、柔弱的、羞耻的?你的心震颤于一种温柔的磁场,仿佛看到一个渴望被回应、却又担心被忽视的孩子。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可以与ta对话,给ta回应,让内心里的那个孩子少一点悲伤。 我们需要思考,但不能让理智凌驾于感受之上。真正的理解是带着温度的,过度的分析则冷酷残忍。我们的真性自体需要呼吸,不能被假性自体的躯壳包裹到密不透风。 当你苦苦寻找答案的时候,其实答案就在你身后,转身看见那个被忽视感受的自己,拥抱ta,理解ta,疗愈自然会发生。 #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 #感受很重要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0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1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2
00:00 / 1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7: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