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25: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9: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6: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天中客2天前
#原创作品 #竹林七贤之广陵散绝 #历史人物故事 “竹林七贤”指的是曹魏正始年间(约公元240-249年)的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他们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焦作一带的云台山区域)竹林之下聚会,饮酒、纵歌、清谈而得名 。在司马氏集团加紧篡权、政治黑暗高压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普遍崇尚老庄哲学,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即超越儒家繁琐礼教的束缚,回归人的自然本性 。 他们在政治态度和最终命运上有着显著差异。其中,嵇康最为激进,因坚决不与司马氏合作而被杀;阮籍则纵酒佯狂以避祸;山涛和王戎最终出仕司马氏朝廷,身居高位 。这种不同的选择,也预示了他们这个松散同盟最终的星散 。 🎼 嵇康的绝响与成语的诞生 “广陵散绝”这个成语,其核心故事正是围绕着“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展开的。 嵇康与《广陵散》:嵇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他善弹古琴,尤其以演奏古琴曲《广陵散》而著称 。相传此曲描写的是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旋律激昂慷慨,充满了反抗与不屈的精神 ,这与嵇康的个性及其所处的时代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刑场绝响:公元262年(一说263年),嵇康因得罪司马昭集团,被判处死刑。在洛阳的刑场上,他视死如归,索要古琴,最后一次弹奏了《广陵散》。曲终后,他慨然长叹:“袁孝尼(其外甥)曾经想跟我学这首曲子,我吝惜固执没有教他,《广陵散》从今以后要失传了!” 这便是“广陵散绝”这一典故的直接来源 。 成语的寓意:“广陵散绝”后来就作为一个成语,用来比喻某种优秀的学问、技艺或优良传统失传,后继无人 。嵇康的慨叹,不仅是对一首乐曲可能失传的惋惜,更深层次上,也象征着以他为代表的那种不与强权妥协的“魏晋风骨”在黑暗政治下的悲壮结局 。 💎 不灭的风骨 “竹林七贤”的聚散与“广陵散绝”的悲歌,共同诉说着那个时代个体在强权面前的挣扎与坚守。嵇康虽然肉体被消灭,《广陵散》的曲调在后世也一度被认为失传(尽管明代《神奇秘谱》中保留了曲谱,并经近代琴家如管平湖先生打谱整理,使其重回人间 ),但他们所代表的那种对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却如同不灭的火焰,永远留在了中国文化的历史长卷中 。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3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8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