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8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
🍀grass3周前
镜花缘古镇——板浦镇简介板浦镇,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镇,因盐业兴起、文化繁荣而闻名,被誉为“镜花缘古镇”。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名称由来:板浦镇始建于西汉初年,原名“北浦”,因地处海边滩涂,煎盐灶户以木板铺路、架桥而得名“板铺”,后因濒临河流入海口,逐渐演变为“板浦”。 盐业兴盛:自西汉起,板浦因临海滩涂适宜制盐而渐成聚落,明清时期成为苏北三大盐运内港码头之一,盐池星罗棋布,盐坨连绵如山,有“淮北盐都”“小上海”之称。 文化传承:板浦是盐运枢纽,也是文化重镇,孕育了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等非遗文化,清代文学巨匠李汝珍在此创作了古典名著《镜花缘》,使其成为文化名镇。 文化特色 镜花缘文化:李汝珍纪念馆位于镇东大街,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陈列不同版本的《镜花缘》及李汝珍生平资料,周边的秋园、盐河风光带等景观与《镜花缘》文化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体验。 名人故居:板浦名人辈出,如清末武状元卞赓、“板浦才子二许”等。汪家大院是板浦望族汪氏的故居,曾走出中科院院士汪德昭、汪德耀等,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非遗文化: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等非遗项目在此传承,街头吹糖人、柳编等传统技艺也相映成趣,构成独特的民俗景观。 美食文化 汪恕有滴醋:清康熙年间,汪一愉开创酿醋作坊,其醋因“数滴则味美津香”得名“滴醋”,乾隆皇帝南巡品尝后赞不绝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评为“板浦醋为第一”,2009年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小吃:板浦香肠、凉粉、脆饼、大糕等小吃闻名遐迩,其中板浦凉粉选用绿豆粉、豌豆粉等制作,劲道爽滑,搭配滴醋食用,清凉爽口;豆丹是板浦特色美食,以青豆汤汁煨煮,鲜嫩胜蟹膏。#原创视频 #历史古迹 #古色古香 #千年古镇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百年沿革陇海线 沧桑变化火车站 ‖阿湖站。位置于连云港市洪庄镇境内,属陇海铁路线上的四等小站,曾经的辉煌人流拥动,从这里乘车远行下车回家的场景历历在目,而且这里就因站立镇、因站设街,昔日的繁华如今的落魄成了“孤岛”几乎被人们遗忘。 在现场看,候车室在高高土台上,原来入站道被高墙围档,虽然“阿湖镇站”四个大字清晰闪耀,但是整个站场还是冷冷清清,显然失去了当年人流拥动,曾经是苏鲁商贾云集的物流枢纽作用。 沧桑变迁的阿湖镇站,早在1920年当时的北洋政府与荷兰签定合同,续建东陇海铁路,1921年开始动工,由于国家混乱和资金不足,而是逐步分段从徐州至海州建设,直至1925年阿湖站俊工通车运营,那时陇海线还是单轨只有货运,到1932年利用货列加装客箱混动,从此有了客运。 如今的阿湖站作为一座辅助站,现在的站房1998年原拆原建,2008年取消客运,站场一台四轨,两道正线两道临停待避,货运场内正在清理杂物,时而从这里货物接发。 百年历史的阿湖站,地方人习惯叫鹅湖站,有了站便逐渐有人在此居住,设村设镇设街,有趣的是,该站地理位置属连云港洪庄镇,而站名取源于徐州阿湖镇,这里同样被日本人侵占过,并建了炮楼和防空洞,邮局、饭馆、客找、澡堂、妓院等一应都有,这蓝板堵门就是防空洞,洞里面很深有水进不去,这个老建筑说是当年洗澡堂,早前的洪庄镇税务所医院,以及供销社粮管所都在这里,街道在这一带昔日繁华,如今的落魄到处残墙断壁,满目疮痍,已成了过去的记忆。 #阿湖镇#洪庄镇#车站村#陇海铁路#火车站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1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1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