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好4天前
原作文 那个为我点一盏温暖的灯的人——周梓彤 母爱如灯,温暖我的四季 清晨六点半,客厅的闹钟总会接连响起三声,妈妈总怕睡过头,定了三四个闹钟,只为赶在我起床前热好牛奶,再送我去学校。 直到那天,车刚驶离小区就被追尾,后备箱撞得凹进去一块。我攥着书包带慌了神,妈妈却先按住我的肩膀,立刻拨通班主任的电话:“老师,孩子马上到学校,我这边处理点事,别让她担心迟到。”她把我送到校门口,还不忘叮嘱“上课认真听”,自己转身跑回事故现场时,衣角还在晨风中晃。 我喜欢跑步,妈妈从不说浪费时间。知道我想参加校运会,她每天提前半小时陪我绕着小区练,还特意查了跑步姿势的视频,跑的时候在旁边提醒我“手臂别晃太厉害”。有次我练到小腿抽筋,坐在路边哭,她没催我“别练了”,而是蹲下来帮我揉腿,指着远处的路灯说:“你看,灯一直亮着等你,慢慢跑,总能到终点。” 她还总记着带我去郊外的步道玩,说“在草地上跑比水泥地舒服”。每次我跑在前面,回头总能看见她举着水跟在后面,笑着喊“慢点,等等妈妈”。 如今我才懂,妈妈定的闹钟是怕我迟到的牵挂,车祸后先顾着我是藏起的慌张,陪我跑步、带我去玩,是给我追逐热爱的底气。(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爱呀,一系列排比,总结)她就像一盏永远亮着的灯,不管我跑多远,回头都能看见那束暖到心底的光。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2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后半生,请为自己点一盏灯,不要一辈子只为别人活。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知生命正在以一顿饭、一个周末、一次日出的速度悄然流逝。 我们这代人,活成了最懂事的模样,少年时做听话的孩子,青年时做尽责的员工,中年时做全能的父母。 我们像不知疲倦的骆驼,在别人划定的轨道上负重前行,考学、就业、买房、育儿,每一个节点都精准踩在“应该”的位置上。 直到某天清晨,在镜子里遇见第一根白发,才恍然惊觉:这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却从未问过自己的心意。 五十岁是生命赠予的清醒时刻,往前看,人生是做加法的过程,不断叠加身份与责任;往后看,是时候开始做减法了。 减去虚情假意的应酬,减去消耗能量的关系,减去所有“不得不”的勉强,就像整理行囊的旅人,在抵达终点前,终于懂得只留下最珍贵的部分。 所以,那些让你疲惫的关系,该断则断;那些世俗的评判标准,该放就放。在有限的生命面前,别人的眼光、社会的期待,都轻如尘埃。 真正的成熟,是学会在别人的期待与自己的渴望之间找到平衡,这不是自私,而是对生命最深的敬意。 人生没有暂停键,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为自己点一盏灯吧!不必太亮,只要能照亮脚下三尺;不必太暖,只要能在寒夜里给自己一个拥抱。 这盏灯,是你重拾的爱好,是你守护的边界,是你对世界温柔的拒绝。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