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欣赏宋词。柳永这首《少年游》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宋词,通过深秋长安古道的景象,抒发了词人失志之悲与人生沧桑之感。 词的意思:在长安古道上马儿缓缓前行,高大的柳树上蝉声纷乱嘶鸣。夕阳沉没在飞鸟的踪影之外,萧瑟秋风吹拂着无垠的原野,极目四望天幕四面垂向地平。 往事如归去的云彩般消散无痕,当初的约定如今何处去寻?往日的游宴兴致已日渐淡薄,昔日的酒友也零落四散,再也不似青春年少时的狂放不羁。 上阕写景寄情,开篇“长安古道马迟迟”以“长安”借喻仕途,“马迟迟”暗示词人对名利争逐的不经心淡漠,既含沧桑之感,又显孤独羁旅。“高柳乱蝉嘶”以“乱”字烘托秋景凄凉与内心烦乱。“夕阳岛外”后三句描绘秋日原野的辽阔苍茫,营造出低沉萧瑟的氛围,为下文抒情铺垫。 下阕抒情言志,前两句以“归云”喻往昔消逝的期望,用问句追问旧日的期约,流露出对人生目标与情感寄托的渺茫。末三句直抒胸臆,昔日的冶游兴致与酒友情谊已随岁月消逝,唯有“不似少年时”的悲叹,道尽人生落拓与时光无情。 全诗以秋景衬托悲情,如“夕阳”“秋风”“归云”等意象,既写实又寄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诗人将失志之悲、人生沧桑与对少年时光的追怀融为一体,余味悠长。这首词不仅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反映了北宋文人普遍的人生困境与情感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每日古诗词 #中华文化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7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9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上热门 成语故事《乐极生悲》详解 1. 成语拼音 lè jí shēng bēi 2. 成语释义 指快乐到极点时,反而可能引发悲伤或不幸的事。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端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3. 成语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4. 成语故事(典故) 战国时期,齐威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国家日渐衰败。楚国趁机出兵攻打齐国,齐威王派大臣淳于髡(kūn)去赵国求援。淳于髡凭借出色的口才,成功说服赵国出兵,解除了齐国的危机。 齐威王非常高兴,设宴庆祝,并问淳于髡:“先生能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回答:“喝一斗也醉,喝一石(dàn,古代容量单位,约十斗)也醉。”齐威王不解,淳于髡解释道: “如果是大王赐酒,我心里紧张,喝一斗就醉了。” “如果是朋友聚会,高兴时喝五六斗才醉。” “但如果是毫无节制的狂欢,喝到一石时,反而会乐极生悲,做出失礼之事。” 淳于髡借此劝谏齐威王:“酒极则乱,乐极则悲。”齐威王听后醒悟,从此励精图治,齐国逐渐强盛。 5. 成语寓意 物极必反:快乐或享受过度,反而会招致不幸。 适度原则:做人做事要懂得节制,不可放纵。 6. 近义词 乐极哀生、物极必反、兴尽悲来 7. 反义词 否极泰来、苦尽甘来 8. 成语用法 多用于劝诫或描述因过度享乐而引发的不良后果。 例句: - 他中了彩票后挥霍无度,最后破产流落街头,真是乐极生悲。 - 狂欢派对上有人因饮酒过量送医,乐极生悲的一幕让人警醒。 9. 成语启示 《乐极生悲》提醒我们:凡事需有度,适可而止,否则过度的快乐或放纵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 #国学经典#成语故事#睡前小故事#亲子教育🔥🔥🔥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2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情志之忧悲说#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情志之忧悲说 忧悲对应肺,忧悲极则气消,影响肺的功能异常。忧的情绪产生主要是来自于对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预感不能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悲的情绪产生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事自己不满意而产生的。两种情绪产生的根源不同但都会使人出现情绪低落、精神不振。长期存在此类情绪,则会耗散肺气,导致气短、乏力、表虚易感、肺虚咳嗽,甚至出现肺部炎症、结核以及皮肤类疾病。忧悲情绪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身体功能低下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由于饮食不当,睡眠失常都会引发人体功能低下,产生易忧悲体质。另一方面是认知模式偏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过度追求完美容不得一点瑕疵,非黑即白片面看待分析问题等认知模式都是产生忧悲情绪的关键因素。天道忌满、人道忌全是大道,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是常态。人生下来,过去的事已发生不可改变,未来的事没有发生难以确定,能够把握的事是当下,心身合一做好当下才是人生最佳的修行,也是人生减少忧悲的关键。当下社会中,作为父母来说,更多的忧悲情绪是来自于子女,要时刻明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作为子女报喜不报忧,减少父母忧悲情绪的产生也不失为尽孝的好方法。总之,忧悲情志的产生对人体健康影响颇大,做好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让身体功能处于良好状态是基础,调整好认知模式是关键,从而确保活好当下,成就美好人生。
00:00 / 03: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3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