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哥说创世|第003说:敬若神明》 意思是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成语出自春秋左丘明的《左传·襄公十四年》:“民率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这句话其实是春秋时期著名盲人乐师、古传太极拳开创者、教育家、思想家师旷的观点。他在和晋悼公对话时,表达了“民贵君轻”的观点。言下之意就是:一个合格的国君,要做到让百姓心服口服,那么国君自身的行为,要让百姓觉得值得去恭敬、畏惧。自然崇拜的神格化,其实万物先是被人格化,赋予了人的灵气。为了表达渴望生命不灭的美好愿望,为了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解脱,人们又开始将自然崇拜进行了神格化。随着时空认知的增加,万物不但被赋予了灵气,还充满了神力。就这样,一些崇拜物被赋予了超能力,成功的晋升神灵之位,甚至成了帮助人类实现各种愿望的寄托所在。 从春秋开始,老子传道、庄子梦蝶、徐福东渡等故事开始大量涌现。随着上古奇书《山海经》的成书,神话又被各类学派及宗教所借用,形成了更加系统的神话体系。反过来,这种神话体系又对人民大众进行了潜移默化,形成了各种民间神话,成为民间文学的源头之一。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各自独立创作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出现,富有想象力的文化传承人,又用妙笔生花的文字,对神话体系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和重新构建,形成了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间神话。如此看来,人类所谓的神话体系,归根到底还是人话。 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神话其实很单纯,一切只能靠自己!#成语 #创世 #成语
00:00 / 08: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成语哥说创世|第004说:超凡入圣》 意思是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引申为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成语出自唐代吕岩的《七言之二》:“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胜弗为难。”此句意为:若世人能理解万物内在的寄托与规律,那么超越凡俗、达到圣贤境界就不再困难。吕岩,其实就是道教丹鼎派祖师、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知所寓”,强调对本质的洞察与体悟,隐含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超凡入圣,则是精神境界的升华,既包含学识修养的登峰造极,亦暗含道教修行中脱离尘世、得道成仙的追求。关羽,忠君爱国,武功盖世,义薄云天。作为义勇倾三国的蜀汉名将,关羽生前最高爵位为汉寿亭侯,由汉献帝公元200年赐予;生前最高官职为前将军,是刘备称汉中王时于公元219年所封;公元260年,蜀汉后主刘禅追封关羽为“壮缪侯”。不过这次追封,却充满了争议。争议之处,主要源于对“缪”的含义的不同解读。因为后人眼中的关羽,已经成为三界伏魔大帝。“壮”可以理解,但是如此大神怎么会被冠以“缪”的封号呢? 仔细想象,关羽形象被不断神化是唐宋之后的事情了。刘禅的封号其实还是比较公允的,因为他心目中的关叔叔,有勇猛的一面,但是也有大意失荆州之实。所以,刘禅对关羽的封号,既非纯粹的赞美,也非绝对的贬损,而是相当的客观。正是这种看似不和旋律的插曲,恰恰完成了关羽从历史人物演变为文化图腾的关键过渡。 经历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这样一个过程,关羽最终就成为了关圣大帝。也标志着官方对其忠义形象的认可。除了官方的加持,儒释道也竞相吸纳关羽的形象为己所用。儒家尊关羽为文衡帝君,佛教奉关羽为伽蓝护法神,道教尊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民间将关羽奉为万能守护者,还成了武财神之一。就这样,关羽成了文化信仰的符号,也成了跨越时空的忠义密码。说到这里,我就突然在想:关羽在世的时候,会想到他身后有如此的传奇吗?人在做,人也在看。莫问心有多高,只管努力吧。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有原则,有底线,有信仰,万事可成!#成语 #创世 #成语哥 @宣哥「品牌规划」 )
00:00 / 09: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86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