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被问爆的西北秘境🌄震撼到腿软,美得像闯进外星世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黄河的滔滔水浪,邂逅亿万年的时光雕琢,便诞生了这如诗如画的黄河石林。 📍地址: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中泉乡龙湾村 🎫门票:建议购买套票(真的会很省力)包含门票、大巴车、电瓶车的套票108元左右。 🚗交通: • 自驾:直接导航“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兰州出发大约2小时左右,沿途风景超美 • 公共交通:先到达白银市,再转乘前往景泰县的班车,之后在景泰县换乘前往景区的专线车,如果觉得麻烦,可以包车或者找兰州旅行社报一日游 🗺️游玩路线: 1. 二十二道弯:进入景区,乘坐上大巴车后,是看不到22道弯的全貌的,⚠️⚠️可以从游客中心旁边的小路到景区外最最上面那个观景台,就可以拍摄到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和壮阔的峡谷风光了(当然有无人机拍摄会更棒) 2. 龙湾古村:坐着电瓶车穿梭在古村,村子里的建筑古朴,有很多农家乐可以选择。来上一份当地特色的靖远羊羔肉,鲜嫩多汁,入口即化,还有和尚头拉条子、景泰酸烂肉等美食,绝对让你大饱口福。 3. 饮马大峡谷:这里是核心景区,一定要体验一下驴车,100元一辆,可坐3️⃣人。坐在驴车上,听着清脆的铃铛声和赶车大叔讲述着古老的传说,两侧是高耸入云的石林,仿佛穿越回了远古时代。还可以选择徒步,但要注意体力哦。 4. 观景台:可以选择乘坐卡丁车或者徒步上山。我们是徒步上山的,路不难走,也没有爬很久,一路风景很好,登顶后一定要拍照留念,太太壮观咯 5. 羊皮筏子漂流:在黄河上乘坐羊皮筏子,感受母亲河的波澜壮阔,从另一个角度欣赏黄河石林,别有一番风味。 📸拍照小技巧: 早上和傍晚时分,光线柔和,拍出来的照片光影效果绝佳。 利用石林的线条和形状,拍出富有层次感的照片。 ❗注意事项: 1. 景区内紫外线较强,做好防晒措施。 2. 徒步的话,准备一双舒适的鞋子。 3. 乘坐驴车、羊皮筏子等项目时,注意安全 黄河石林,就像是一本打开的地质史书,每一道纹理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趁还没有被河水淹没,来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让心灵得到一次震撼的洗礼 ! #创作者中心 #黄河石林 #甘肃旅游 #大西北 #神奇大自然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
#渭河 #洪水 换个视角看洪水! 渭河,黄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渭源县鸟鼠山,自西向东横贯陕甘,在陕西潼关汇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之一,其历史几乎与中华文明的演进同步。 早在新石器时代,渭河两岸就点燃了文明火种。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今西安东郊),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先民们傍渭水而居,用彩陶记录生活,靠河水灌溉农田,开创了原始农业文明。同期的姜寨遗址、宝鸡北首岭遗址等,共同构成了渭河沿岸的“史前文明走廊”,证明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定居区之一。 渭河是中国古代王朝的“生命线”。西周王朝在渭水支流沣河、泾河交汇处建都丰京、镐京(今西安西南),依托渭河平原的肥沃土壤发展农业,奠定了礼乐文明的基础;秦朝定都咸阳,以渭河为轴线修建宫殿,借助河道运输粮草,最终统一六国;西汉、唐朝定都长安(今西安),更是将渭河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不仅是农业灌溉的核心,更是漕运要道,江南的粮食、物资经渭河运抵长安,支撑起盛世王朝的繁华。 渭河的河道与水量,也随历史变迁留下印记。明清时期,由于上游植被破坏,渭河泥沙增多,河道逐渐淤积,漕运功能衰退,但仍为沿岸百姓提供灌溉之利。近代以来,渭河经历了多次治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三门峡、宝鸡峡等水利工程,兼具防洪、灌溉、发电功能,从“害河”变成了滋养两岸的“幸福河”。 如今,渭河依旧流淌,岸边的半坡遗址、秦咸阳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都是它承载千年文明的见证。它不仅是一条自然河流,更是一部流动的中国古代史,记录着华夏民族的兴衰与成长。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渭源,因渭河源头而得名。渭源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古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中西部。212、316国道、兰海高速临渭段、兰海高速渭武段穿境而过。县城距省会兰州市174公里,距陇海铁路陇西站55公里。 渭源县历史悠久,据《禹贡》载:天下分为九州,渭源处古雍州之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陇西郡辖九县,渭源为陇西郡管辖。汉高祖二年(前205年),陇西郡分置首阳县,因境内有商末周初伯夷、叔齐避居采薇之首阳山而得名。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改首阳县为渭源县。 渭源因药薯飘香而有名。渭源县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和“中国党参之乡”。县内有野生中药材资源485种,中药材种植品种15种,已形成规模种植的主要有当归、党参、红芪、黄芪等品种,素有“渭水当归传两广”之说和“千年药乡”“党参故里”的美誉,年种植中药材40万亩,是“国家级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渭源白条党参”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视频最后,吕哥很荣幸的告诉大家,我的视频橱窗已经开通,其中精选党参、黄芪和当归等众多家乡优质农产品,无论自用,还是送礼,都是不错的选择。@定西吕哥(收徒) #带你看家乡 #山里的风景 #最美故乡情 #最美家乡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苹果🍎5月前
丝绸之路#甘肃与青海位于黄河上游及源头地区,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又是丝绸之路的关键通道,两者在历史与地理上形成了深度的交融。作为黄河水源涵养地,青海的“中华水塔”与甘肃的祁连山冰川共同维系着流域生态安全,为丝绸之路沿线提供重要的水源保障。两省的高原、河谷地貌构成天然的交通走廊,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与青海的湟水谷地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核心枢纽,推动着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丝绸之路的繁荣时期,甘肃的敦煌、张掖和青海的吐谷浑道(河南道)分别成为南北两线的关键节点。青海道在南北朝时期因河西走廊战乱而兴盛,成为重要的替代路线,促进了佛教、粟特文化等多元文明的传播;而甘肃的河西走廊则长期作为丝路主线,见证了商贸往来与艺术融合的辉煌,如敦煌莫高窟便是这一历史进程的杰出代表。两省出土的胡商俑、波斯银币等文物,生动印证了东西方文明在此的交汇与共生。 此外,甘青地区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交融的重要舞台,吐蕃、吐谷浑、回鹘等民族在此活跃,藏传佛教、伊斯兰教与中原文化相互影响。唐代时期,青海的鄯州(今西宁)与甘肃的凉州(今武威)均为边疆贸易重镇,而明清时期的茶马互市进一步巩固了区域经济文化联系。时至今日,甘肃与青海仍在生态保护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延续黄河与丝路的共生传统,彰显着自然与人文的双重价值。 黄河溯源行就此告一段落。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