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9个月 · 涂鸦敏感期|每一个“看不懂”的图案,都是孩子在对你说话 你是不是也发现,家里的小小“艺术家”最近迷上了涂涂画画?墙壁、桌面、甚至绘本的空白处,都可能成为他的画布。 别急着阻止,这可不是调皮捣蛋——这是珍贵的“涂鸦敏感期”来敲门了。 🎨 读懂孩子的“天书”: · 那些歪歪扭扭的圆圈,可能是他心中的太阳 · 那些交错杂乱的线条,可能是下雨的痕迹 · 那些难以辨认的形状,可能藏着全家人的笑脸 孩子的画“不像”没关系,重要的是—— 那是他认识世界、表达内心的独特方式,是他想象力起飞的第一座机场。 💫 此刻,你可以这样做: ✅ 守护创作自由 为他准备安全的画材、固定的创作角落,告诉他:“宝贝,在这里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 听懂画外之音 蹲下来,指着画问:“这个蓝色的大圆圈有什么故事呀?”你会发现,每幅画都是一个童话。 ✅ 看重过程,而非结果 不必教他“该怎么画”,更不必追求画得“像”。那个专注涂抹的小小人儿,比任何作品都动人。 ✅ 为“意外”喝彩 线条画到纸外了?颜色混在一起了?笑着告诉他:“你发现了一种新颜色!像彩虹一样美。” ✨ 请相信: 今天他笔下稚拙的线条,是未来书写、观察、审美的基石; 今天你对他创作的珍视,会成为他一生自信的来源。 涂鸦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 而我们,要做最用心的听众。 就让他尽情地画吧—— 在无拘无束的涂抹中, 一个独立、自信、充满创造力的灵魂, 正破土而出,向阳生长。🌱 后记: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当孩子递给你一幅“看不懂”的画时,记得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你拥抱的,是整个宇宙最珍贵的创造力。 #育儿经验分享 #涂鸦敏感期 #幼儿园小朋友们都是这么可爱 #牛尾虎头 #三岁9个月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
3岁孩子爱打人? 不是脾气坏,是你不懂他的“求救信号” 你家孩子是不是也这样?一不开心,小手“啪”一下就上来了! 跟你抢玩具,打! 不满足他,打! 跟小朋友玩,还是打! 千万别再骂他“坏孩子”了! 他真不是故意的,他是在给你发“求救信号”呢! 3岁的语言能力根本跟不上他的情绪,心里那座“小火山”啊,爆发了,但他不知道怎么说出来,只能用手来代替嘴巴! 记住这三个求救信号和应对方法,点赞收藏,下次直接照做! 信号一:“我生气了,但我说不出来!” 错误反应:以暴制暴,“你再打人我也打你了啊!” 正确做法:抓住他的小手,看着他的眼睛,帮他说出感受:“妈妈知道,你非常生气,因为积木倒了,对吗?” 信号二:“我的玩具,你不许碰!” 错误反应:强迫分享,“你怎么这么小气!” 正确做法:坚定界限,替他说出需求: “这是宝宝的玩具,你不想给别人玩,我们可以告诉他‘不行’。” 信号三:“快来陪我玩!关注我!” 错误反应:忽视或训斥。 正确做法:提前给予高质量的陪伴。 “妈妈先专心陪你玩10分钟,然后再做饭好不好?” 最后,一定要教他正确的替代行为! 等孩子平静后,拉着他的小手说:“小手是用来拥抱的,用来鼓掌的。 下次你生气,可以像这样,使劲跺跺脚,或者大声说‘我生气了!’” 当你读懂了他的求救信号,从“裁判”变成“翻译官”,你会发现,那个爱打人的“小恶魔”,其实只是个无助的“小可怜”。 关注我,带你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做不焦虑的明白家长! #高情商育儿#带娃不崩溃 #育儿知识分享 #孩子教育 #育人育己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