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5: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6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1
#情感音乐 十七岁冬夜,我总凌晨睁眼到天亮,枕上碎发堆积,世界成了无声默片,连爱听的歌都索然无味,满心只剩“活着没意义”。 校医劝我看心理医生,诊断单刺眼,妈妈却只说“高三压力大,别胡思乱想”。我把单子折进书包底层,多说无益。 我开始反胃,食堂饭菜闻着就恶心,硬吃必吐,索性靠喝水扛饿。人越来越轻,跑操时栽倒在跑道上。 醒来是医院消毒水味,妈妈红着眼喂粥,我咽不下,只能输液续命。听见医生说“情况不好”,我反倒松了口气——终于不用硬撑了。 社交软件上写碎碎念,只有一个叫“晚星”的账号总秒回,讲塞北的雪、江南的雨,深夜打语音陪我等天亮。因为他,我试着喝粥吃药,看窗外抽芽的绿树。医生说“指标好转”,我立刻告诉他,他发晚霞照:“等你好,带你去看真的。” 复查查出脑癌晚期,我砸碎玻璃杯,吞下整瓶药——算了,不挣扎了。爸爸撞门救下我。醒来看到“晚星”几十条消息,从焦急到担忧,我抱着手机痛哭:为什么我那么想活,老天连这点机会都不给? 我瞒着病情,听他讲旅途趣事,可身体越来越沉,打字都要歇几次。他说“周末来看你”,我望着镜中颧骨突出、脸色蜡黄的自己,回“要补课,不用啦”,眼泪砸在屏幕上。 后来我总犯困,清醒时间越来越短。某个清晨,我难得清醒,指尖抖着发了消息,把手机放枕边。 阳光钻过窗帘,落在爸妈布满血丝的眼睛上,我望了眼窗外的蓝天——像他发过的海边照片。 意识逐渐模糊。我不知道,“晚星”正攥着手机站在走廊,屏幕上是我最后的消息:“我去见真正的晚霞了,你要好好活着。”#音乐 #emo #情感 #虐心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当舞台灯光熄灭后,我希望音乐人可以一直健康的陪伴我们 2025年7月,林俊杰在北京鸟巢演唱会的尾声,向歌迷袒露:"最近心脏一直不舒服,医生让我多休息。"这番话让现场数万歌迷揪心不已。据统计,2025年他的全球巡演已举办23场,平均每周一场,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身体亮起红灯。 这并非个例。当今乐坛,高强度巡演已成常态: - 五月天2025年全球巡演42场 - 周杰伦带病完成23场演出 - 陈奕迅今年巡演达40场 - Taylor Swift"Eras Tour"创下152场纪录 最令人痛心的案例是电子音乐天才AVICII。18岁出道后,他在10年内完成近600场演出,年均50-60场。长期高压工作最终让他在28岁选择结束生命。他的离世引发行业深思:艺术是否必须以健康为代价? 音乐人面临的健康威胁远超想象: 1. 生理层面:巡演音乐人平均寿命比普通人短10-15年(《英国医学杂志》数据),主要死因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劳损等。Michael Jackson、Whitney Houston等巨星都因健康问题早逝。 2. 心理层面:Linkin Park主唱Chester Bennington因抑郁症自杀,年仅41岁。BTS成员多次因心理问题暂停活动。 虽然越来越多音乐人开始反抗: - Billie Eilish因"身心崩溃"取消演出 - Shawn Mendes公开谈论焦虑症 - Adele为保护声带延期演出 但商业化运作仍在推动高强度巡演。唱片公司依赖演唱会收入,粉丝期待形成无形压力,让音乐人难以停下脚步。 当林俊杰说"我会好好照顾自己"时,歌迷回应"我们等你回来"的温暖场面,或许正是音乐与爱最好的样子——不是燃烧殆尽的光芒,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 艺术不应以生命为代价。愿所有音乐人都能健康、快乐地创作,因为他们的生命,远比舞台上的三小时更珍贵。 #林俊杰 #avicii #查斯特贝宁顿 #迈克尔杰克逊 #健康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