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1
勇敢的鄂伦春族人。就算您再对民族历史不感兴趣,我也想给大家讲讲这个来自我国北方的英勇民族!他们生活在北纬52度的极寒之地,戴着可爱的狍角帽,猎马和猎犬是他们忠实的伙伴,猎枪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法宝!虽然世居山林,世代以狩猎为生,但在华夏土地每次遭逢压迫或者外敌入侵之时,几乎都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从康熙到乾隆期间他们几乎参与了清朝所有的重要战争,平定大小和卓之乱,金川之役,雅克萨反击战,北抗沙俄,南击尼泊尔,平定准噶尔,他们攻最坚固的关口,拼最强悍的军队,始终冲锋在前,令敌人闻风丧胆不敢再犯。抗日期间更是自愿出山,全员加入东北抗日联军,走时17000人,回来仅剩1000人,安定以后仍然坚守在林子里,自愿组织护林队,保护森林安全,默默守护着祖国的北大门。几百年来他们赤胆忠心,保家卫国,为祖国的统一,领土的完整,边疆的安定,付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然而他们的故事却很少被人看到!历史上他们有过屈辱,经历过苦难,但是他们却是自始自终的不屈和顽强,这个英勇的民族便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根据最近一次人口普查,鄂伦春族只有9168人,主要生活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民族特色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鄂伦春族 #历史
00:00 / 1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9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8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16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鄂温克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鄂温克族的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他们属于通古斯民族的一支,与满族、鄂伦春族等有密切的族源关系。以下是鄂温克族起源的主要观点: 1. **通古斯族群说** 鄂温克族属于通古斯语族,其祖先可以追溯到古代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流域的游猎和渔猎部落。历史上的“室韦”“靺鞨”等族群可能与鄂温克族的形成有关。 2. **迁徙与分化** 鄂温克族的祖先可能原本生活在西伯利亚地区,后来逐渐南迁至中国东北。在历史上,他们与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民族有密切的互动,并在元、明、清时期逐渐形成独立的民族群体。 3. **清代记载** 清代文献中称鄂温克人为“索伦部”或“使鹿部”,他们曾参与清朝的军事活动,并被编入八旗。这一时期,鄂温克族的分布和身份逐渐明确。 4. **族称含义**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或“下山的人们”,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森林、山地)和游猎生活方式。 5. **现代确认** 1957年,中国政府正式确认“鄂温克”为统一族称,将原先的“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支系统一为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的文化以萨满信仰、驯鹿文化和森林狩猎为特色,目前人口约3万余人(2020年数据),部分仍保留传统生活方式。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一作努尔哈齐,号淑勒贝勒聪睿王女真族即满族东北地区民间称之为“老罕王”,后金政权的创建者清王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出身于关外建州,先祖为原金国女真族的遗部。青年时努尔哈赤采松子、挖人参到抚顺马市售卖,后投明辽东守将李成梁,由于屡立战功而受到李成梁的赏识,同时他对辽东汉区有较深了解也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1583年,努尔哈赤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境)都指挥使,同年以祖、父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历时十年统一建州女真各部1589年,努尔哈赤受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经过二十余年统一关外诸部女真,期间将女真各部迁至浑河流域,同时为适应客观需要而建立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并设议政王大臣与八旗旗主共议朝政;文化上命人以蒙古文字与女真语音结合而创制满文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自立为汗建元天命设官建署1618年,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诏书并率军反明,在萨尔浒之战中他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原则大败明军,之后在相继攻克沈阳、辽阳和辽河以东七十余城后,努尔哈赤于1621年迁都辽阳1626年1月,努尔哈赤攻宁远城不下,转攻觉华岛并破之同年四月,努尔哈赤率军征蒙古内喀尔喀五部7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前往清河汤泉疗养,后病逝,终年68岁卒后累次加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庙号太祖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