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栏1周前
机器人养老:你敢把晚年托付给AI吗? #养老#机器人#人工智能#科技与人文#老龄化 面对全球老龄化海啸,科技是解药,还是异化人伦的毒药? 面对全球“老龄化海啸”和照护劳动力断裂的危机,我们似乎正被迫将希望寄托于AI和机器人。但这可能是一杯“毒药”。日本的先行经验揭示,机器人(如Pepper, Paro)在现实中“水土不服”,反而增加了护理人员“照顾机器人”的无效劳动。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伦理:我们是否在用“科技解方主义”异化人伦,用“虚假陪伴”替代真实共情?当机器人负责照护,我们是否会失去定义“关怀”的本质?照护不仅是物理任务,更是情感的流动和对尊严的维护。 核心洞察: 1、“替代”思维的陷阱:机器人擅长“可量化”任务(搬运、监测),但人类擅长“不可量化”的情境判断与共情。任何试图“完全替代”的方案都将导致照护质量降维。 2、现实的“水土不服”:日本经验表明,机器人(如HUG, Paro)存在“维护悖论”(需花时间照顾机器)、“设计脱节”(不符长者习惯)和“虚假依恋”等问题,增加了流程“摩擦力”。 3、技术的真正瓶颈:机器人尚无法复制人手的“灵巧度”与“触觉反馈”,也缺乏面对复杂、个性化需求的“泛化”能力。 4、伦理的“定时炸弹”:AI照护可能导致照护员“去技能化”、加剧“人-机”阶层分化、并带来虚假情感依恋与法律责任归属的灰色地带。 在你看来,照护中哪些瞬间是AI机器人永远无法替代的?你支持“机器人养老”吗?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0:00 / 08: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5: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8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8: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