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25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15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9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66
旋蒴苣苔学名:Dorcoceras hygrometricum (曾用名 Boea hygrometrica) 科属:苦苣苔科 旋蒴苣苔属 别名:牛耳草、猫耳朵、还魂草、散血草 分布:中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多地,常见于山坡、岩石上。 形态:多年生无茎草本;叶全部基生,莲座状,近圆形或卵形,两面被毛;花淡蓝紫色,二唇形;蒴果长圆形,成熟时螺旋状卷曲。 古籍记载:在《本草纲目》、《本草图经》、《名医别录》和《滇南本草》等中国古代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 古籍与现代应用: 古籍记载与药用:旋蒴苣苔(以“还魂草”之名常见)在《本草纲目》等多部古籍中均有记载。其全草可入药,味甘,性温,传统上常用于治疗中耳炎、跌打损伤等。现代记载其功效包括散瘀止血、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以及抗菌的药理作用。 顽强生命力:旋蒴苣苔是一种典型的“复苏植物”,拥有“干而不死”的神奇本领。它能在极端干旱下迅速脱水蜷缩,进入类似休眠的假死状态。一旦雨水降临,又能快速吸水“复活”。它甚至能在叶片失去自身95%水分的情况下维持细胞活力。这种强大的耐脱水性,使其在中国北方干热夏季和冬季严寒的环境中,也能在缺水的岩石上生存和繁衍。 现代研究与潜在价值:科学家们对旋蒴苣苔的耐旱机制非常感兴趣,正在研究其细胞壁如何通过灵活折叠以减少脱水损伤,以及其体内如何启动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来激活保护反应、修复受损的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这些研究对于农业抗旱育种、生态保护以及园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应用潜力。 总的来说,旋蒴苣苔是一种兼具传统药用价值和现代科研潜力的神奇植物。它不仅在多部古籍中有记载,更以其“干而不死”的顽强生命力,成为了植物耐旱研究中的明星物种。 #识百草 #植物科普 #贵阳本草汇总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