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19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4
00:00 / 09: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嘉佳2周前
《仪礼·乡饮酒礼》内容 《仪礼·乡饮酒礼》是《仪礼》中的一篇,详细记载了周代乡饮酒礼的仪节流程。这一礼仪是古代基层行政组织(乡)在荐举贤能、敬老尊长或习射等场合举行的宴饮仪式,具有强化社会秩序、推行教化的功能。以下是其核心内容概要: 一、礼仪背景与目的 举行场合: 乡学(庠、序)中荐举贤能(宾、介)供职于君主。 州长习射饮酒。 党正(基层单位)蜡祭(年终祭祀)时的敬老宴。 核心意义: 明尊长、序齿序,强化长幼之序。 宣扬德行,选拔人才。 增进乡里和睦,体现“礼乐教化”。 二、主要仪节流程 1. 戒宾、迎宾 谋宾:主人(乡大夫)与乡先生商议选定宾(主宾)、介(次宾)和众宾。 戒宾:主人亲自告知宾,宾拜谢。 陈设:布置席次、酒尊、俎(盛肉器)等,器物的方位和等级有严格规定。 迎宾:主人带僚属在庠门外迎宾,三揖三让后升堂。 2. 献酢酬(核心饮酒仪式) 主献宾:主人取酒爵至席前献宾,宾拜受,主人拜送。 宾酢主人:宾回敬主人,仪式同前。 主酬宾:主人先饮劝宾饮,称为“酬”,此即“一献之礼”。 主献介:主人向次宾(介)献酒。 主人献众宾:向堂下众宾集体献酒。 3. 乐礼穿插 升歌:乐工四人(鼓瑟、歌者)唱《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等《小雅》篇章。 笙奏:笙者吹奏《南陔》《白华》《华黍》等曲。 间歌:堂上歌唱与堂下笙奏交替进行。 合乐:歌笙并作,奏《周南》《召南》诸篇,后乐工告备。 4. 旅酬与无算爵 旅酬:宾、介、众宾依次相酬,按尊卑顺序传递饮酒,体现“尊卑互敬”。 无算爵:不计爵数随意饮酒,伴以“无算乐”(乐曲循环演奏),尽欢而止。 5. 送宾与后续 宾退:奏《陔夏》乐,主人送宾至门外,拜别。 次日宾拜谢:宾穿朝服回拜主人,仪式完成。 三、礼仪中的象征意义 席位安排:宾席于西北,主于东南,介于西南,体现尊卑方位。 器物使用:酒尊的布置(玄酒象征古朴)、俎鼎的陈列,均暗含礼法。 行为规范:揖让、拜祭、啐酒(尝酒)、卒爵(饮尽)等动作,传递谦敬之道。 乐教功能:诗歌与乐章(如《鹿鸣》表宴乐,《湛露》喻恩泽)强化伦理教化。 四、历史影响 《乡饮酒礼》是后世地方礼制(如唐代州县饮酒礼、明清乡饮酒礼)的蓝本。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曾整理其仪节,清代仍保留类似仪式。 反映了周代“礼乐治国”的思想,通过饮食礼仪维护社会秩序。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7: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1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7
00:00 / 05: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