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会怎样 “你能想象吗?一个人从19个月大就坠入黑暗与寂静——看不见阳光,听不见声音,甚至说不出一句话。但她却靠一根手指‘读’遍世界,用一生告诉我们:真正的光明,从不是光靠眼睛,而是心里得有光。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眼里见不到光、内心却无限光明的女子,她就是海伦·凯勒。 1880年,海伦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本以为可以开始快乐的童年,却在19个月时,被一场猩红热夺走了视力和听力。此后,她的世界陷入无边的黑暗,只能靠简单手势与家人交流,恐惧、孤独、无助。随着年龄增长,想要表达的渴望愈发强烈,可沟通障碍让她时常崩溃,她变得就像是一只小野兽一样,暴躁、哭闹、摔东西…… 直到1887年,改变她命运的人出现了,那就是安妮·莎莉文老师。初次见面,莎莉文送给海伦一个洋娃娃,并在她手心拼写“doll”。海伦跟着比划,却不明所以。但莎莉文老师很有耐心,在她的陪伴下,海伦渐渐变得平静,开始留意周围事物,模仿老师在手心写字。 两周后的一天,是海伦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当她把手浸在清凉的水流中,莎莉文在她掌心反复拼写“water”。海伦瞬间就像是触电一般停止了挣扎,全神贯注感受着掌心中的笔画,就在这一瞬间,她恍然大悟:原来世间万物都有名字!也就在那一刻,海伦的生命被点亮了,她迫不及待想要学习更多字词,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就在这一天,她学会了30个词,一个月后,词汇量就将近400个,此后更是开启了阅读的大门。 莎莉文老师教学独特有趣,她带着海伦去亲近自然、感受世界,用故事和诗歌传授知识,引导她学会知识并找到自我。仅用了半年,海伦便能用盲文与盲校孩子通信。#正能量 #女性力量 #逆天改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原创隐形的轻视 作者:星落诗海 生活里,有些话、有些行为,看似平常,却在悄无声息间让人感到不舒服。它们像空气里的细尘,看不见,摸不着,却会慢慢落在你心里,压得你透不过气。你说不出哪里不对,只觉得被冒犯,可又找不到确凿的证据去反驳。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人——永远在纠正你。你说这家咖啡店不错,他立刻说:"其实烘焙过头了。"你分享新买的首饰,他轻描淡写:"我只戴真金白银。"甚至你的工作规划、人生选择,他都能找出无数理由告诉你"不行、不该、不对"。 表面上,这像是热心,像是在帮你避坑。但我渐渐明白,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暗示——"我比你懂,你需要被我指导"。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更谦逊,不会用否定别人来巩固自己的优越感。 还有一种人,喜欢用玩笑来贬低你。你发自拍,他说"P得挺认真";你升职加薪,他说"运气真好";你穿件新衣,他说"你敢穿这个出门?"当你表现出不开心,他立刻辩解:"开玩笑嘛,你怎么这么敏感?" 这不是幽默,而是打着玩笑幌子的情感打压。他们不是情商低,而是刻意让你陷入自我怀疑,你越不安,他们越有存在感。 最让我感到无力的,是那些选择性漠视的人。你兴致勃勃地分享生活,他低头刷手机;你明确表示不喜欢某个称呼,他下次照旧。这种漠视是一种隐性的拒绝,传达的信息是:"你不值得我用心。" 这些行为的本质,其实都指向两个字——失衡。要么是心理地位的失衡,要么是情感需求的失衡。他们不懂,或者不愿懂,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是相互尊重的平衡。 后来我学会了,不要陷入自证的陷阱,不要总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我的感受,就是最真实的信号。也不必激烈对抗,因为这类行为的隐蔽性就在于,一旦挑明,对方反而会说你想太多。 他们纠正,我就笑笑:"你说的对。"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他们贬低,我平静地说:"这个笑话我不觉得好笑。"他们漠视,我就收回注意力,把它给那些真正值得的人。 生活已经够复杂了,我们不需要在人际关系中小心翼翼地揣测别人的意图。保持清醒,设立边界,让那些隐形的轻视无处遁形。毕竟,我们的感受,永远值得被尊重。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