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3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5: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音频圈1月前
用现代手段还原60年代鼓音色的模拟磁带机镶边效果 本期Reverb《那是什么声音》系列,主持人&鼓手Jessica和工程师Noam带来了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乐队(由吉他之神Jimi Hendrix领衔,贝斯手Noel Redding,鼓手Mitch Mitchell共同组成) 专辑《Axis: Bold as Love》同名单曲先锋且迷幻的打击乐部分还原。 《Axis: Bold as Love》是该乐队的第二张专辑,距离首专发行仅仅过去了7个月。该专录制于1967年的Summer of Love期间,在赫赫有名的伦敦Olympic Studios(奥林匹克录音棚)完成。Jimi简短但影响深远的录音事业大部分时间都发生在这个录音棚。声音幕后的制作人是Eddie Kramer,架子鼓当然是传奇的鼓手Mitch Mitchell。 这首单曲的鼓最特别之处在于60年代,录音工程师利用相位差实现的镶边效果。 为了保持跨时空一致,我们使用的底鼓和嗵鼓来自Ludwig Classic Maple Kit,Ludwig Acrolite军鼓,一对Zildjian K-Dark镲片和一只K-Sweet ride镲。 为了获取教科书般的60年代末鼓音色,Noam决定从简,使用当时采用的Glyn Johns3支话筒录音法。 底鼓使用一支Electro-Voice RE20,两支overhead话筒使用了一对Bill Bradley制作的U-47复刻版:一支放在几英尺以上的高度,拾取整个鼓组的自然声音,另一支放在侧边距离嗵鼓不远的位置。 鼓组录音搞定之后,Noam将3支话筒的声音编组为立体声混音,之后输出至模拟磁带机上。至于镶边效果的实现,那个年代的工程师通常将相同的录音分别输出到2台磁带机上,让两台机器以相同的速度播放。随着播放进行,两台机器的少许相位差会创造出我们喜爱、追寻的迷幻音色。当然了,数字时代之前,这需要“一点”体力劳动才能完成。为了节省时间,Noam将录音输出到磁带机之后,又回录至Pro Tools。方法与两台磁带机的原理相似,Noam需要手动调节,匹配磁带机的速度。 完全一致的录音手法+半数字半模拟的方式能否还原60年代的经典音色?嗯...过程上至少了还原了75%。至于结果如何,点击视频一见分晓。
00:00 / 09: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