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宝6月前
🌅一条视频看全应县木塔的隐藏款佛像 应县木塔千年瑰宝、无上至宝 可惜由于早年的不当拆除 如今塔身倾斜严重 游客只能进入一层参观 二层以上停止对外 大概率以后也不会对外开放 今天这条视频 我从网上搜罗了一些资料 包括应县木塔二层以上部分的内部照片 给大家展示全部的隐藏款佛像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应县木塔的玄妙!!!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构佛塔,其内部佛像群是辽代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塔内五层共供奉26尊佛像及菩萨、力士等造像,结合壁画、建筑结构与宗教仪轨,形成立体的佛法宇宙。 第一层:释迦牟尼为主尊佛像的过去七佛 主尊释迦牟尼佛像结跏趺坐在中央八角莲台上,高11米,过去六佛依顺时针方向图绘在内壁,与绕行礼拜的方向一致。尽管经过后代修补和重粧,佛像造型的种种细节依然显示出辽代佛教艺术的特征。 二层:文殊与普贤的密教意涵 一佛四菩萨组合:主尊释迦牟尼结触地降魔印,左右胁侍文殊、普贤菩萨,另有两尊菩萨立于后方。文殊持剑(智慧断烦恼)、普贤托经卷(行愿无尽),体现大乘佛教“悲智双运”思想。 三层:四方佛与密宗曼荼罗 金刚界四佛:八角佛坛上,阿閦佛(东方)、宝生佛(南方)、阿弥陀佛(西方)、不空成就佛(北方)各据一方,手印与佛座兽饰(狮、象、马、金翅鸟)标识身份,符合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布局。 四层:华严三圣与动态美学 华严三圣像:释迦牟尼居中,文殊骑狮、普贤乘象分列两侧,二菩萨单腿垂坐,衣袂飞扬,昆仑奴(胡人装束)紧握缰绳,肌肉线条充满张力,展现辽塑写实技艺的巅峰。 对称与生命力:狮象行进姿态、昆仑奴动态皆呈镜像对称,细节如狮首低垂凝视童子像,威严中透出温情,被誉为“辽代雕塑的活化石”。 五层:毗卢遮那与菩萨曼荼罗 密教核心: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结智拳印居中,八大菩萨环绕成九宫格曼荼罗,象征法界体性智。菩萨服饰繁复,云肩、明光铠、璎珞层叠,融合契丹贵族服饰元素,与唐代袒露式菩萨装形成鲜明对比。 空间设计:塔顶斗八藻井缩小,佛坛高耸,营造出“天界”的压迫感与神圣性。 你也是未完成的佛 “当最后一缕夕阳掠过毗卢遮那的指尖, 忽然懂得: 塔中26尊佛, 不过是26种众生相。 你的焦虑是未塑完的泥, 你的孤独是未贴金的胚, 而每一次对望, 都是千年匠人刻刀落下的 一声轻叹。” #东方美学 #文化自信 #应县木塔#佛#祈福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4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 《金刚经》第四品中云:“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一、应无所住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这简短八字,蕴含了佛教修行的核心理念——无我、无住。在世间万法面前,菩萨之心不被任何外相所拘,不执着于任何一物,不贪恋于任何一境。这种“无所住”的境界,并非消极的逃避或冷漠的无视,而是一种超越物欲、超越情感束缚的自在与超脱。菩萨以这样的心态去行布施,其行为便不再是出于个人的得失考量,而是纯粹地利益众生,无有挂碍。 二、布施之道,超越六尘 “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这里的“色、声、香、味、触、法”合称为六尘,是佛教中用来指代外界一切感知对象的总称。菩萨在行布施时,不局限于物质层面的给予,更不执着于布施对象的具体形态或感受。他们深知,真正的布施是心灵的交流,是智慧的传递,是帮助众生摆脱无明与痛苦的明灯。因此,菩萨的布施超越了形式与物质的限制,直指人心,唤醒众生内在的觉性。 三、不住于相,福德无量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这是菩萨布施的至高境界。在布施的过程中,菩萨不执着于布施的善行本身,也不期待因此获得的任何回报或赞誉。他们明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此,他们的布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是内心慈悲与智慧的体现,不带有丝毫的造作与勉强。正是这样的无相布施,使得菩萨的福德无边无际,无法用世间的任何标准来衡量。 四、福德不可思量,智慧之光普照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句话揭示了无相布施的深远意义。当菩萨以无所住之心行持布施时,他们的每一个善行都如同种子,播撒在众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些种子不仅滋养了众生的心灵,也促进了他们自身的修行与成长。 五、结语 真正的布施不仅仅是物质的给予,更是心灵的交流与智慧的传递;在布施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超越对外相的执着,以无所住之心去利益众生;只有这样的无相布施,才能带来无量无边的福德与智慧。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54
00:00 / 03: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7
00:00 / 05: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5: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