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洲会馆与香山帮工匠 你知道吗?苏州清洲会馆曾是香山帮工匠聚集朝拜鲁班的地方。以下由我老苏州秦健为您作详细介绍。 清洲会馆,坐落于玄妙观洙泗巷内的清洲观前34号。清洲会馆(原名“梓义会所”,又名“公输子祠”),其历史可追溯至元朝,历经元、明、清三代,虽经战乱损毁,但在同治年间得以重建,并延续至今。 清洲会馆原为始建于元朝的清真道院。民国元年(1912),原在憩桥巷9号的鲁班庙因战争被毁,当时庙内有个苏州鲁班协会,这是清政府批准的行业组织。会长姚承祖就将协会组织转移至清洲观前34号清真观原址上,称为公输子祠。公输指木匠的祖师鲁班,之后公输子祠便成为水木工行业供奉香火、集会的专祠。 姚承祖(1866-1938),苏州人,清末营造专家,是香山帮建筑艺术一代大师,与明代建筑泰斗蒯祥齐名。苏州许多住宅寺庙园林均出自他的手笔。晚年著有《营造法原》一书,被誉为“中国南方建筑之宝典”。 姚承祖任会长期间,在玄妙观东脚门创办了梓义小学(1999年,梓义小学因观前街小商品市场建设被整体拆除),免费招收建筑工匠子弟入学,意在培养有文化的新工匠。所以公输子祠又被人称为梓义公所。 清洲会馆,建筑为坐北朝南两进,山门临巷。大门上金山石门框仍系原物。两扇对开黑漆大门。大门作砖细门楼式,额“清洲会馆”四字。第一进为硬山式,楼上为北向戏楼。第二进为大殿。两进之间没一小庭院。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洲会馆逐渐从单一的供奉祖师爷的专祠演变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空间。如今,虽已散为民居,但戏楼与大殿结构未损,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韵味依旧。同时,以“清洲会馆”为名的“清洲国际”装饰公司,也在苏州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总之,苏州清洲会馆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承载着苏州人民对鲁班精神的敬仰与传承,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个热爱历史与文化的人去探访与品味。#旅游 #旅行推荐官 #苏州#网红打卡地 #清洲观前 #香山帮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5: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8
00:00 / 06: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